银行卡被人骗去洗钱了然后现在我证明不了自己并未知情我要怎么办,拜托各位帮帮我?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6
阅读量:
14

个人背景: 十余年法律相关事务实践经验,解冻卡案例500+。

擅长刑事案件分析、取保候审,帮信罪,掩饰隐瞒,银行卡冻结问题,均可咨询。题主的情况,典型的把银行卡拿给别人“跑分”的行为。类似的案例,我们做过实在太多了,主观上是否知情,并不是你嘴巴上说的,而且要结合客观的行为和带来的后果。

很多人因为空闲时间找一份“兼职”,此时,一份轻松、会简单电脑操作就可日进斗金的工作摆在面前,你心动吗? 但是劝你一句:天上不会掉馅饼!警醒!

跑分通常涉嫌的罪名有: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洗钱罪。

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人参与此类“兼职”,以为“跑分”赚的都是“轻松钱”,但实际最终在承担经济损失风险的同时,还将可能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负相应法律责任。

关于跑分,你应该知道的一些常识:

1.不法分子通过“跑分”将赃款分流洗白,最后这些非法资金流向境外,增加公安机关追查资金流向的难度。

02.帮助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团伙进行洗钱活动,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参与者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03.帮助洗钱的涉案第三方账户将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直接影响个人征信,涉嫌犯罪还将受到法律惩处。即使未被认定违法犯罪行为,但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个人账户存在被依法冻结风险,影响个人征信。

04.“跑分”隐蔽性强,迷惑性强,操作简单,甚至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参与其中。

那么,银行卡别别人拿去“跑分”到底违不违法?

答案:违法且可能构成犯罪!


1、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储存、通讯传输等技术推广,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跑分”行为人通过将自己合法账户提供给不法分子,供其将违法所得分流转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的,可能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可能构成“洗钱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洗钱罪立案标准,为洗钱行为“提供资金账户”,提供账户的人会被立案追诉,最高刑罚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那么,除了可能涉嫌犯罪,跑分行为还会带来哪些危害和后果呢?

最典型的,就是会被列入两卡管控名单,也就是被“断卡惩戒”!

什么是断卡惩戒:凡是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个人银行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的单位或个人,公安机关将联合人民银行对相关人员实施惩戒措施。

被银行惩戒了有什么后果?

1、信用惩戒。中国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录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2、限制业务。5年内暂停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

3、严管账户。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4、法律处分。非法买卖个人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构成诈骗罪,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最后总结:“跑分”就是洗钱,广大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参与“跑分”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抹上污点,沦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工具!充当“跑分客”的结果,就是身陷囹圄、自毁前程!


法网求生:帮信罪,符合以下几点,有机会不起诉!

个人背景: 十余年法律相关事务实践经验,解冻卡案例500+。

擅长刑事案件分析、取保候审,帮信罪,掩饰隐瞒,银行卡冻结问题,均可咨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