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8月24号乌合麒麟新作《与人类同归于尽吗混蛋》?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1
阅读量:
20

1.乌合麒麟这幅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核弹炸过的国家,对待核事故、核风险,应该是格外重视、认真、慎重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2.这个话题知乎上讨论过很多次,有不少“科学理性派”以“我独醒”的姿态来科普,说日本核污染水“没问题”。这里我要说两句话:

第一,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看,从日本人自己提供的数据看,(小批量的污染水)经过ALPS多次处理后,污染物只剩下(氚、氘)水,稀释后排放对自然界影响很小。这是没问题的。

第二,【大批量】处理能否保证高质量的处理效果?【30年】ALPS能否保证良好的处理效率?30年的【结果谁去认真监测】?这些都是未知数。

大家搜一搜“日本企业数据造假”,那“数据仙人多了去了”,连续三十年坚持造假。

我在举个例子,福岛核事故后很多年,很多福岛青少年患上了甲状腺癌、还有一部分是没患癌,提前把甲状腺切了。日本人,认真么?

从这个层面看,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都不是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至少是一个“工程问题”。一个长期的工程,那里面的问题可多了去了。

3.另外,没什么可回避的,日本政府纵容东京电力公司排放核污染水,是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影响远远不仅是“排20天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么简单。

第一大危害是,给全球核事故处理开了一个极坏的头: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大于国家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

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福岛核事故还没有结束,堆芯还在那不受控制的自己燃烧,所以每天才会有水去直接注入堆芯冷却,何时能够“废炉”完全是个未知数。

切尔诺贝利事故严重,但苏联人是用巨大的牺牲和投入,很快速度把事故摁住了,摁死了。

福岛呢?事故的发生说白了很简单,东京电力在事故发生后,为了想说抢救一下电站“还能继续用(继续赚钱),没有及时注入硼和海水让堆芯停止反应(这个堆也就废了),而是在犹豫和错误中纵容事故发生,后果不可收拾、无可挽回。简单来说,“贪了一手,为了省钱,结果出了大事”。

那么,就是现在,东京电力正在为了“省钱”,贪第二手——比起征地建储水罐也好,蒸汽排放也好,排放入海是最便宜的。未来的后果会如何呢?不知道。

这种核事故处理方式,有史以来第一遭。从“道德风险”的角度讲,这种行为如果被默许了,以后世界大国处理核问题,很容易拿“日本案例”当样板——出了事故,随便都能蒙混过关。“学坏一出溜”。

第二大危害是:今后全球该如何处理海洋问题,跨境环境问题?一意孤行不需要代价么?这种规则是不是在鼓励“谁道德水平低谁划算呢”?

今天是核污染水,明天是化工污染水、后天是生物制剂。在恐怖的东西,再多的东西,在“全球海洋”这个巨大的体量面前,“剂量”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结合剂量看毒性,很好,都是无毒。啊,或者第一阶段我装个样子处理处理,号称“无毒”就ok了。

什么别国抗议、不听不听。


第三大危害:美国作为直接利益相关方默许,欧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日本等国家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今国际社会,说话有分量的,真的没几家。必须承认的是美国和欧洲依然掌握“话语霸权”。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美国某种程度上有求于日本,对日本很多行为听之任之。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中、俄、朝、古巴、拉美、非洲国家出了同样的核事故,同样选择核污染水排海,欧美舆论会是现在这个情况么?大家扪心自问一下。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应对和发声,是真正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站在为子孙后代考虑的角度,站在严格的道德要求的角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的人真的是跪美日欧久了、怕美日欧久了,是非黑白曲直都不分了、才会对中国的应对冷嘲热讽。

最后,请大家仔细读一读吴江浩大使的这一段发言:

吴江浩指出,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国际上没有以排海方式处理的先例,更缺乏经过科学和实践检验、确证“安全无害”的排海技术。日方在未充分论证现有排海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未取得各利益攸关方广泛谅解、未建立完备的国际监督和追责赔偿机制的情况下,执意强行启动排海,蕴含巨大风险隐患和不可预测危害。回顾人类历史,由于人为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灾难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我们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