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清华的人高中都怎么过来的?
认识不少清北的,我想说清北也不是个个都竞赛保送,不咋学就考第一,高二高考就700+,大多数人高中时候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上来的,平时多做题,多总结。至于很多人都说考上清华需要如何聪明,天赋如何重要……我想说人与人之间智商是存在差异,清华的学生总体上是比较聪明,但从我的遭遇来看,他们的聪明还没有到我仰视的地步。平时在跟他们竞争一些东西时是可以通过方法和勤奋赢过他们的。
有几个学习上的建议仅供参考:
1 效率第一: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给自己定个目标,我要学会多少个我之前不会的知识点,做多少道我之前做不出来的难题,而不是我今天要学多长时间,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很不好的氛围,老师总喜欢强调要学到几点,同学总喜欢炫耀昨晚睡的有多晚,干耗时间一点意义也没有,不如好好睡觉。
2 学习时要保持注意力长时间高度的集中,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个连续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学一科,在这其中一定不能中断,要保证自己的脑子一直在思考关于这科的问题。中间即使是上厕所,吃饭,别人喊你你的脑子都不能停了高中时候有几个女同学看上去挺努力,可是数理化就是上不去,甚至连最简单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我后来在给她们讲题时发现她们的眼神是涣散的,也就是说她们是机械的听着,但是注意力根本不集中,脑子里面根本没有想问题。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他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不是你意识到了就能改过来,人与人之间学习素养的差距应该体现在这儿。
3 提高做题的效率: 基本概念和习题训练是相辅相成的,题做的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反过来概念理解到位才能做题正确率高。这里有个小技巧是我在大学学到的,快速预习(对√就是在考前突击中学到的)就是先花大概一周时间把这学期要学的内容全看一遍,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有个宏观的了解,二是快速看完一本书会提高你的理解能力和梳理框架的能力。因为如果要快速学完一门课你就不能拘泥于细节,不能机械的记忆公式和定理,而是偏重于理解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做题当然得多做,得多买几本练习册,但是我建议不要反复做那种已经会了的简单题,题都做你也没时间做完。把时间主要花在难度中上等的综合题上,当然如果你哪一部分知识点薄弱你得再来个专项训练。考试考高分就是把之前不会的题弄会,把之前总错的题弄对,反复做已经能正确做出来的题毫无意义。
4 以结果为导向:你的学习方法好不好,效率高不高都是分数来体现的,重视每次考试结果,看看自己哪科最不好,失分主要在什么地方,哪种题型,根据考试结果来调整方法,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擅长的东西不同不擅长的东西也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查缺补漏,不能迷信老师,我高中的时候很少补课,因为小县城的补课班都是那种大班,好几十人同时上,一节课下来我顶多就碰见一两道不会做的题,我没必要为了学那一道题浪费我两个小时的时间,还浪费那么多钱。
5 要有耐心:这点最关键,学习能力这种东西就像肌肉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出型,而且你如果中间中断训练他还会萎缩,不可能学习方法一转变成绩就迅速上去,他需要你长期的坚持,进步可能没那么快,这个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真不行,但你要清楚,考清华是看你高考时做对多少道题而不是智力竞赛。平时不要纠结于我的智商够不够考清华,要把精力主要花在不清楚的知识点上。很多高中生包括老师都在把清华妖魔化,觉得考上清华的都是那种脑袋被上帝吻过的天选之人,这就有点皇帝用金锄头的味道了。平时老师同学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心里面就坚持一个信念,我能。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怎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