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干到厅级?

发布时间:
2023-08-25 12:30
阅读量:
15

既无背景又无人脉,这个学历开局的话,不容易。

这样吧,我帮你设计几条路线,照表操课,有可能实现的概率。如果你能一起做到,那自认更好。

路径一:读博

把博士读了,能读清北不读人大复旦。在初始学历已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能进一步提升学历,以期能获得更好培养路径,比如各省的定选。同时,博士的话有大概率分配到级别较高的单位,这样一上来定级比较高,慢慢熬资历也许等到的。

但是对于部分省份,由于初始学历吃亏,应该走不了定向选调。但是,也别报考普选,如果分到基层的基层话,时间周期进一步拉长,不利于长远发展,关于这一点很重要,后面我会具体说到。

既然说到时间成本,如果你能缩短读研读博的时间是最好的,比如硕博连读或者专项计划等,进体制的内的发展和你进入体制的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


路径二:考取更高的平台

能考部委不考省厅,能考省厅不考副省级。这是为什么呢,2019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下发,到达一定级别需要一定的条件,具体如下图。按来说,博士毕业定级二级主任科员、硕士定级四级主任科员,本科定一级科员。

但是除了副省级城市的市直一、二级主任科员以下不设限外,其他地区有职数限制。所以除了上述的说的地区,硕士博士定不了理论上的职级,只能按照空缺职级定级,相当于浪费了时间。同时要考虑到本地区的结构配比,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职级都会定的相对保守一些。乡镇上,副镇长才是四级主任科员。

同样级别越高的地方,职数职级就多,往上的阻力和难度相对小一些。记住这句话,平台决定上限。


路径三:选择强势部门

我们常说的两办纪组宣,这些单位都是服务区域内主要领导的,工作能见度要高一些,也是重点培养干部的地方。确实很辛苦,但有几率破茧成蝶,不像有的单位,动辄四五百号人,想要从单位内部卷出来都不容易,还想着更广阔的天空,着实是想多了。


路径四:节约时间精准踩点

至于这个时间有多重要,很多大牛过来人都给出过一针见血的分析,罗列一些,不再赘述,不然又是长篇大论了。

·如果到了45岁还没有被提拔为县处级领导,仕途基本要终止了——中国社科院博士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在庞大的政府工作人员群体中,“县处级”及以上的干部大约只占总人数的1%。平均来说,在一个县里所有的正科实职干部中, 每年升副县级的概率也就1%,而从副县级干部到县委副书记,还要经历好几个岗位和台阶,动辄数年乃至数十年。——兰小欢《置身事内》

·根据计算,从一个普通科员成长为一位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大河报

至于你要怎么在这些时间点上成功把握,只能到了单位自己摸索了,现在能做的好好练练文笔多写写公文吧。还有就是不要想那么多,没有金刚钻,不要整花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