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晚年急于立牌位屡次触怒乾隆皇帝真的是老了脑子不好使了么?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8
阅读量:
15

张廷玉并不是什么自污求保全。他一生谨慎无过,又是雍正钦定的配享功臣,就算犯错误能如何?无非斥革回籍,总不至于被乾隆杀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雍正一朝的高压之后,初期的乾隆是有意以宽仁示人的。

张廷玉是被乾隆刻意打击,抓了个典型而已。要求皇帝出字据这事的确不聪明,但反过来说未必不是在讨好乾隆。毕竟这事是乾隆他爹定的,不是乾隆定的。乾隆一上台就杀了曾静,那也是他爹树的典型。

张廷玉主观上是想退休的,所以几次请辞。按照惯例,重臣上书求去皇帝要再三慰留,彼此做足面子功课,然后皇帝勉为其难予以欢送。这样就有问题,就是你不知道皇帝是真心慰留还是做做样子。但作为大臣一边来说,请求辞职以后皇帝慰留就接受,这样做风险是很大的。一来会被人说成沽名钓誉,二来皇帝也会怀疑你是在以离职要挟。所以面对慰留,张廷玉只能坚持辞职。

配享太庙这事,看起来是希望皇帝再次确认遗诏内容,但实际上触动了乾隆内心的敏感地带,就是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遗诏这东西,有的是皇帝本人意志体现,有的则完全是大臣们写的,至于康熙到雍正的传承,现在普遍认为没有遗诏,也就是说雍正拿出来的那个遗诏在当时都不权威。这就令权力欲极强的乾隆产生了一点想法,就是一定要摆脱这个遗诏的束缚。

在乾隆看来,他这一代还好,遗诏是雍正自己写的。但是往后怎么样不知道,往前看看明朝,这事也不那么靠谱。所以他必须要树立全知全能的形象。

为什么说张廷玉不是自污,因为即使张廷玉犯了错误,也不会比这种所谓的自污更惨了,夺爵,抄家,反复认罪,这种屈辱加于一个七旬老翁,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