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人的接受信息的类型分为三种
一种是视觉型
一种是听觉型
一种是实践型,既动手型。
现在自学或者课堂,是以视觉型为主,因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大部分时间是书籍,书籍是听不到的。
而这个并不是说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强,而是眼睛到识别理解系统的信息处理通道效率高。一般我们都是扬长避短,不会强行在短板上努力。
开发超强的学习能力,首先要定位自己是那一种天赋的选手。如果是视觉型,就要屏蔽听觉和动手,让自己静心,把能量汇聚到视觉,专注于视觉的强化。
如果是听觉型,就应该开发耳朵,专注于听觉。这时候自己的天赋会得到极大强化。
比如别人看一道题,你看两道题,别人看一行字,你看十行。久而久之,你的能力得到开发,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再配合学习方法,就会得到超强的学习能力。
我附上自己的一些心得:
我是视觉型人,在90年代,有一本书【超功能气功宝典】,里面有个章节:从光电声热入手-一位日本高手的实践,里面详细介绍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怎么训练的,只看前两章节,就可以练成这个技术。一般来说外国在这方面都比较务实,所以可操作性很好,起码可以练成速读,既别人看小说一行,你看十行,终生受益。我大概是三四年级,我父亲指导进行训练。
另外一个就是视觉型以来的还不是文字,而是图,在【学习的革命】这本书里,解释人类脑部神经元的形状,其实就是个不规则的思维导图。所以这种有线条的形状图形,对于人类记忆有天然的亲和力。而我们的眼睛相当于是扫描器,给你5秒,拍照扫描30个小图形,并且在脑子里一一复现。看那个复现不出来,再看2秒,再去复现。
练熟了,可以用大脑扫描拍照棋盘,下盲棋,我大概训练了一个暑假,然后就轻松掌握了记忆宫殿那个方法。别人三两小时背不完的课文,我扫描拍照一遍,即可默写出80%,个别词句我再扫描一遍,不出3.4遍,我就可以背诵全文了。整个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因为10分钟后,就进入记忆遗忘曲线了。第一次是效率最高的记忆阶段,越往后越难记住。
大概就这些,所以后来就训练数理化大题,整个试卷装在一个密封塑料袋里,不带笔不带纸,静坐把卷面题目全部拍照扫描在脑子里,把试卷丢开,闭上眼睛一点点的在心里推算,推演。最后写出答案,再跟正确答案比对,错的记录错题本。
大概就是这些学习方法,其实学习这个,主要是在心理上积小胜为大胜,这样一场的超越自我中,找到了乐趣就很简单了。那时候还同时学有周易,奇门等,所以记忆也是打开大门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人的一生中,学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大多数知识并不能指导人生实践,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建立对于人生的强大自信,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强大的自信,面对逆境挫折对手,只能是激动和兴奋。如果还有所恐惧害怕,那就说明只是伪成长,没有深入心灵和思想。这需要做心灵建设,比如静坐联系学习,或者冥想,或者强化内在等等。
我的实践经验就是,清零。每天晚上躺床上,除了对抗一下遗忘曲线,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随后就是把自我内心的清零,把自己当做一个刚刚学会睁眼看世界的婴儿。没有什么乱七八糟想法和顾虑,反复之下,就能建立强大自信。一味催眠自己是不行的。当时我们班前几名,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这种技巧,不会的早就精神衰弱住院去了。
内在的强大的自信,不仅仅表现的学习上,还表现在方方面面。如果仅仅是学习考试成绩特别好,社会实践,或者说其他方面短板很明显,这是天赋没有得到开发,是教育资源和应试卷出来的尖子生。这种说实话有些可悲,学习仅仅是学习,无法横向转化为通用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尖子生后来混的还不如一些调皮捣蛋不上学的。
所以刘项原来不读书,通过与人斗智斗殴也能建立强大自信,进而成功【实践型人】。反面例子就是,我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是生不逢时,没有人赏识之类。但这些人不一定能获得施展才华的平台,怎么去理论联系实际呢?最后一句是,向内求,向思想上求解,在自心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