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香港的冷知识?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6
阅读量:
13

香港路牌大多都是监狱犯人的手工制品。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香港的一些老路牌,可以发现上面存在着另外一种笔锋尖锐、造型独特的字体——监狱字体,都是出自旧时监狱里犯人的手笔。



70年代起,香港政府将街道上的路牌以及交通标志等统一交由惩教所负责,除开路标,监狱里的犯人有时还得制作垃圾桶、金属围栏、水泥路障这些城市基础设施。


当时并没有标准统一的字体模板,犯人们只能拿着过去的手稿当作生产资料,大多是以印模的方式,沿着刻有字体的铁板在纸上划出字形,再写在路牌上。



因此你能看到这些路牌上的字并不完美,有时会微微倾斜,有时又粗细不一,这通通都是人手制作的痕迹。


与现在机械生硬的电脑字体相比,监狱字体很多字的笔划末端都会呈现出喇叭形,两端比中间宽,也是出于全手工切割的缘故。



但恰恰是这些不可避免的误差成就了监狱字体的特色,赋予了这些蓝底白字生动的气息。


除了字的形状,从某些现存的路牌上保留的异体字的写法中也能读出这些路牌的时代感,譬如下面路牌上的“涌”和“青”并不是错别字,而是以前的常用写法。



自1997年开始,虽然还是由惩教所里的犯人制作城市路标,但字体改为统一采用“全真粗黑”的电脑字体,许多纯手工的监狱体路牌都被替换成了新路牌。


新市镇的道路网在此前就经过了详细的规划,所以路牌无需更换太多,因此在沙田、大浦等地,比起其他地方更容易寻觅到旧路牌的踪迹。



即便如此,政府也摒弃了异体字的使用,用“贴膏药”的方法用正体字把旧路牌上的异体字覆盖掉,那些被完整保留下来的路牌变得越来越少。


街道字体的千篇一律也让香港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无趣。


由一群香港年轻人组织起来的“道路研究社”协会也在为保存路标上的监狱字体奔忙努力,通过谷歌街景寻找现存的路牌,然后到现场拍照存档。


他们收集仅存的路牌,透过勾划路牌照片上的字体,记录了四百余个监狱体汉字,再重新组合部首,仿制风格,完成了约三千字的数字化工作。



社会忙着改变,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不仅削减了城市记录真实历史的职能,同时也给城市社群带来失忆、认同等种种问题。


现代化的进程难免将城市的一切都推向同质化,但幸好有些人拼了命想要从旧时代的废墟中挽回那些本该被遗忘的零星,正是这些东西凶猛地标记着我们的回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