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的统一动作「全国多地推出限时免费乘地铁」,如何看待这一举措?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42
阅读量:
11
看一下这几个地区开展免费乘坐活动的时间:
福州地铁开展领电子消费券享夜间、周末及节假日免费乘地铁活动;
南昌地铁2023年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每日21:00(含)后至运营结束,通过“鹭鹭行”乘车码进站的乘客免费乘地铁;
今年2月份,宁波轨道交通推出“绿色出行,助力消费”免费乘车措施(2月13日起至6月30日,每天20:00后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至5号线全线网免费乘坐);
江苏南通轨道交通推出的“夏夜出行·地铁免费乘”活动显示,今年4月28日至8月31日每日20:00后至运营结束,乘客享受免费乘坐地铁,不限里程、不限次数。
相较于南昌,河南洛阳地铁则将免费时间提前了2小时:今年7月1日-8月31日每日19时(含19时)后至运营结束期间,使用洛易行App或微信小程序(城市通)扫码进站的乘客,可免费乘地铁,且不限乘车次数。
所有开通免费乘地铁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夜间或者节假日,那么目的呢?
其实在题干里对于这一举措的目的也有介绍:
为让广大市民体验环线换乘时代地铁出行的种种便利,培育绿色出行习惯,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为积极落实全市“双促双旺”促消费稳增长行动;
此举是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号召,激发通城“夜经济”消费活力;
为进一步推广地铁“鹭鹭行”APP,提供普惠便捷出行服务,助力暑期夜经济发展
加粗的就是我认为的核心目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逻辑也很好理解:工作时间大家忙着上班无暇消费,那么就在晚上和节假日出来消费吧!为了刺激大家多出行,那我们把地铁免费,这样人流就会多,就能带动消费了。
从几个城市公布的结果来看,效果也还不错,可能这个政策确实切中了一些人爱占小便宜的心态,最终增加的人流总归出来是要消费一些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也体现了。
但怎么说呢,这个政策和此前很多地区的满减消费券一样,给我一种别扭的感觉——既想要发福利刺激消费,又不想真金白银花钱,还想要效果最大化。于是杠杆应运而生——满减消费券,本质上也是用减免的部分来撬动更大额的消费;地铁免费更是如此,往返不可能不超过10元的地铁费用,希望借此撬动“夜经济”、“节假日经济”的消费大盘,算盘不能说不精明。
但怎么说呢,杠杆这个东西,对市场主体(比如个人和民营企业)来说,是要有意愿才会上的。就像我此前提过的,经济韧性好的时候,不需要你多么努力放水,条件宽松一些大家就会愿意上杠杆、愿意做投资;但经济韧性没那么好的时候,大家的决策趋于保守,杠杆的效果就会变差。
更深层次来看,这种“指望用小的投入发挥杠杆作用”的决策思路,考虑效率、考虑投入产出比、计较付出代价的思维惯性,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恐怕很难长期维持不错的效果。
回到那句话吧,所有人都在期待UBI,真不是一句虚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