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举办座谈会劝阻脱产考研「二战」,学校此举是出于什么考量?脱产考研「二战」究竟值不值得?
打算二战的学生群体,在学校看来是拿不上台面的“孩子”,为了所谓“好看的整体数据”,不惜牺牲个体的前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战。
目前考研,的确有很多人在随大流,二战脱产备考的同学,从就业与否来看,肯定是为就业人员,这也是学校劝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有些考生,他们考研一站失利,距离上岸就差一点点,对于这些个体来说,二战再考一年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再坚持一年就能换来研究生新生的身份,相信谁也不会拒绝的。
⭕️哪些人不适合脱产二战备考?
1.考研一战时成绩距离录取线差距太大。
什么叫差距大呢?比如一些卷王专业,400多分才能被录取,而你只考了300来分,试问你一年能保证提升100多分吗?
考研二战的同学,有一定经验了,但要更现实一些,毕竟你要比同龄人多花费一年时间来考。决定二战后,要想想自己距离录取的差距有多大,如何来弥补这个差距?如何提分?!
2.家庭经济条件差,没人支持你脱产二战
脱产二战意味着你没有经济收入,而大学生毕业后最现实的问题是生存,比如住哪?吃什么?如果没有额外的经济支持或者在学期间有一定存款,脱产考研不可能实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底层的需要都满足不了,考研这种自我实现类的需要压根都到不了考虑的范围。
如果没有条件脱产考研,又是实在想考研,可以选择在职考研,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在职考研每天学几个小时比较好?怎样把学习时间“抢”过来?在职考研也有上岸的,关键看自己复习效率。
3.心理素质差,压力大时不会快速调节。
考研二战的心理压力肯定比第一次考研时要大,这个程度你不一定能承受得了。也许你现在觉得自己可以承受,但走着走着又可能会发现,自己低估这个压力了,根本承受不起。
第一次考研,是一群人的考研;第二次脱产考研是三五个人的考研,甚至是一个人的考研。
4.认为“谈恋爱”比“考研”重要的恋爱脑。
如果你正在恋爱的火热期,或者你认为恋爱比其他一切事情都重要,还是不要二战考研了。生活也挺好的,每一种选择都有意义,不必考研的,就不要来自找苦吃啦。
有人在二战考研时被分手,心理上承受着爱情和考研的双重压力,最后可能什么都没得到。
5.本身自律性不强,自学能力也比较弱。
有的人考研是出于面子,希望自己比别人高一等,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和身份,但实际上他/她的实力并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而且不自律,不行动,不学习。亦或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如果你自律性不强,自学能力也比较弱,又没有条件找适当的外援来帮助自己备考,不如就别考了,直接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确定二战考研后,好好想一想如何实现?比如钱从哪来?住哪里?脱产考还是在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如何提升二战考研的备考效率?
考研二战要注意些什么?❤️24考研/25考研,想了解关于考研备考的⬇️
24考研现在应该主要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