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八部功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8
阅读量:
10

张至顺道长说八部金刚功在唐时现雏形,宋时推广,元明清时期,普及到民间。作为道家养生功法,自然不离老庄的影响。这几日读《庄子》偶有所得,分享诸位。在此之前,先说点题外话:外行人的印证。

我常印证功法的主要原因是功理方面的缺失和薄弱。张志顺道长虽然对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的功理做了详细的解读和传授,通过各种渠道分享在网上。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所了解到的内容并不全面,至少没有言尽所有奥妙。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的:

一是网上多是碎片化的内容,不系统,也不全面。我们无论如何努力收集,也只能看到部分内容,因为影像记录的只是部分内容,上传到网上的可能会更少。

二是张志顺道长不是健谈之人,他只是表述必要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说。

三是高度和层面的差别,或者说知识背景的差别。对于张志顺道长或者他的弟子而言是习以为常的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可能就是惊人的奥妙,亦或是难以理解的道法问题。就如同乡下孩子不觉得麦苗和韭菜有什么难区分的,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绝对是个难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练的八部金刚功和长寿功,具体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好,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或者只是部分了解。有人可能会说,练就是了,管他什么理论、什么效果的,功夫到了,自然有收获。话虽如此,但因人而异。

说一下我所理解的知道与不知道的区别:

一是意念的流注。当我们知道某个动作会有某种效果的时候,意念就会流动,并起到推动作用。我常说传统的东西是最讲究知行合一的,只有知道了,才能提升行为的效果和境界。知与不知,还是有些区别的,当然,也不能绝对的说“知”一定要好于“不知”。

二是择善固执,坚定信心。世间万法,各有各道,当我们接受一种理念和传统后,应保持理性的认识,不可神化也不能总是将信将疑,必然有个接受或者不接受的过程。认定之后,就勤而行之,把理念转化为力量,推动进步和上升的动力。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印证和比较是有必要的,没有经过质疑的信念是不可取的。

三是查遗补缺,全面提升。这就不单指八部金刚功了,还包括其他所有的健身功夫。通过深入的了解和长久的坚持,对比自身的需要,知道其效果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锻炼或者辅助性运动。比如打羽毛球利于协调性和柔韧性,也能增强心肺功能,但是容易伤膝关节,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和保护。



言归正传,我们谈气机发动的问题。

在八部金刚功起式部分,双掌用力转动,仿佛开锁一样。气机从脚跟发动,双掌上提,气机上升,准备练习。

关于起式动作,我没听过张志顺道长有过多的讲解,反正照做就是了。这段时间读《庄子》,在里面找到了相互印证的修行秘密。

1.踵吸

庄子在《大宗师》里写道:“古 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圣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大意是:古代修道的人,他们睡觉不会做梦,他们醒来不会忧愁,他们吃 东西不求厚滋味,他们的呼吸很深很深。有道之人的呼吸,可以由内直接到达脚后跟;平常之人的呼吸,只能够由外到达于咽喉。

上古时代的圣人,呼吸一次,(感觉空气好像)能直达脚后跟。这种道家呼吸方式,就称之为踵吸。这应该是一种养生修道的法门的具体描述。



2.机发于踵

如果上面说的踵吸还不太直观,庄子在《应帝王》篇里有更直白的表述“机发于踵”。庄子讲述了列子的老师壶子戏耍神巫季咸的故事。




郑国有个占卜识相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卜的年、月、旬、日都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都担心预卜死亡和凶祸而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内心折服如醉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并且说:“起先我总以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又有更为高深的巫术了。”壶子说:“我教给你的还全是道的外在的东西,还未能教给你道的实质,你难道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的雌性可是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所学到的道的皮毛就跟世人相匹敌,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替你看相。你试着跟他一块儿来,把我介绍给他看看相吧。”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茫然既没有震动也没有止息。这样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试再跟他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幸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症兆减轻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经观察到闭塞的生机中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那样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第四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不可能给他看相。等到心迹稳定,再来给他看相。”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这里只提到了上面三种。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第五天,列子又跟神巫咸季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让他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刚才我把我未曾显露出来的大道给他看。我给他看玄虚之象,且与他随和应付,他分不清彼我万物,因而感觉自己变得颓靡低顺,好像水滴随波逐流一样,所以他逃跑了。”
这之后,列子深深感到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侍侯人一样。对于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过去的雕琢和华饰已恢复到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像大地一样木然忘情地将形骸留在世上。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

第三天里,原文写到: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大意是:“刚才我将天与地那样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

壶子的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与八部金刚功起式里的气机发动相吻合,也印证了踵吸的重要性。

虽然知道此点对练习并无即时的增效,当能让我们把此功与传统文化关联起来,在做此动作的时候,有更多的明悟与坦然。

这种理解和印证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颇,如有高人看到,请不吝指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