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5
阅读量:
15
先秦以前,姓并不能出现在名字中。而嫡长子无封地无氏。
所以这里伯是排行,邑是私名基本没有什么争议的。
唯一有争议的是「考」字,现在一般认为不可能是名字,只可能是死后追加的尊称。有的人认为它是双字名。但个人反对这个说法,因为取名兹事体大,拿「考」字取名怕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里显然刻意加上考字强调嫡长子已死,从而用来巩固次子继位的合法性。长兄如父,又死得早,因此加考字很正常。
已死的文王也有史料叫文考的,说明这些史实记载应该在武王给他们加考字之后,故文王以及长兄都加了考字。
换句话说,活着的时候,他应该叫「邑」或者「伯邑」,不可能叫「伯邑考」。——如果一个剧集给他扫墓,叫伯邑考是合理的,但如果是个大活人,应该叫伯邑,没有考字。
姓 | 封/氏 | 排行 | 私名 | 尊 |
---|---|---|---|---|
姬 | 伯 | 邑 | 考 | |
姬 | 武王 | 仲 | 发 | |
姬 | 管 | 叔 | 鲜 | |
姬 | 周公 | 叔 | 旦 | |
姬 | 蔡 | 叔 | 度 | |
姬 | 曹 | 叔 | 振铎 | |
姬 | 成 | 叔 | 武 | |
姬 | 霍 | 叔 | 处 | |
姬 | 康 | 叔 | 封 | |
姬 | 冄 | 季 | 载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