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和小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有哪些不同?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37
阅读量:
12

我在大公司工作过,在小公司也工作过,对在这两种公司的工作感受非常了解,下面详细比较一下。

(1)在大公司工作

是的,在大公司工作就是做一个螺丝钉。

我在大公司工作过,在小公司也工作过,对在这两种公司的工作感受非常了解。对在小公司工作的人,我会夸他实践能力强、什么都会做,经验丰富。对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我就会夸他优秀,能够进这么牛的公司。

每个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心里都清楚,大公司分工很细,每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或有或无的螺丝钉而已。久而久之,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职业有些单调乏味,也开始质疑到底到底学会了什么,担心是不是废掉了。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心,螺丝钉也是一个标准件,标准件也有优势,能够对外提供兼容的接口,能够适配整个大的系统,而无需再去磨合。

一个钉子虽然厉害,但是不是和系统匹配的标准件,用一次能勉强行,下次就用不了了。

我在上一篇文章说过,现代工业社会讲究的是分工协作,看重的是产生稳定的,风险可控的,过程是透明的结果,个人能力相比于系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谁能更好地兼容这套系统,或者运用这套系统解决问题,谁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人才。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就像大学和技校的区别一样,你永远不要期待在大学学技校的东西。大学只会教你知识体系,你不一定每个知识点都精通,但至少知道有这么个方向,以后还能够想起来去找他,这属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面,而技工的层面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格局就会小很多。

所以在大公司,你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自己所学的东西,我认为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做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每件事都有普通的做法和专业的做法。大公司的做事方法是在长时间磨合中踩过无数坑,被无数人challenged过,最后形成的方法是很完善的。

不要把大公司的这些做事方法仅仅视为流程,而要看到它们的专业性到底在哪里。

举个例子,以发工资为例,

如何保证每个月的工资都准时在某一天发放?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那是你想简单了。

小公司发工资往往是不准时的,除去没钱这个原因,有很多原因:

1、老板忘记了2、老板在出差了

3、老板的U盾找不到了4、发薪日是节假日

因为这些原因,小公司的实际发薪日往往不可预测,但员工一定会在约定的发薪日去查看银行卡,如果工资没有到账,会非常失望,哪怕就只晚一天,也觉得没有保障。


而大公司一定是雷打不动固定某一天发,如果遇到节假日就提前发,反正到了发薪日当天一查,工资卡里绝对是有钱的,而且不会发错金额。

如何保证不忘记发、如何保证足额发,特别是人数超过100的时候,这是一个没那么简单的问题。

大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有人说,银行不是可以自动转账吗,在系统里设置好每个月固定某个日期发就可以了。

哪有可能这么随便,就连一家上百人的公司,每个月的工资都是百万级别,怎么可能这么轻轻松松就转出去了,万一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大公司有专业的做法。

大公司也只有一个薪酬专员,但对于薪酬管理的工作,每个月的工作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每个月1日,薪酬专员就会列好计划,每一周要做什么,按部就班来做。

到最后一周时,薪酬专员会通过薪酬管理系统核算每个员工的工资(计算加班费和扣除缺勤日),然后将需要发放的工资总额报给HR经理审批,这点非常重要,HR经理不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工资发多少,但是要把控总额有没有重大出入,如果和上个月的偏差太大,肯定是哪里有问题。

HR经理审批完后转到财务专员,财务不负责算工资,只会根据人事部的工资汇算表来确定发多少钱,以及核对银行账户信息是否正确,有些新员工没有及时提供银行卡信息,需要叫HR去补上。

然后,财务经理审批,确认所有的手续都完备。

最后,由出纳导入到银行代发的模版,在设置好规定的时间批量自动转账。

有人嘲笑专业的做法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小公司可能就只是一个算工资->发工资的步骤,简单快速但是充满了变数,只要出了一次偏差,就很难让人信任了。

大公司有各种各样的流程,如项目开发流程、客户开发流程、供应商开发流程、招聘流程、客户投诉处理流程,这些流程的本质,都是专业做事的方法。

我们平时按部就班执行执行流程,习以为常,但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流程里的每一个细节,是否能想起来呢?如果想不起来,那就是你要学习的地方。

有一年我在深圳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当时候公司决定自己做一个PCBA车间,于是年薪百万聘请了一个经验丰富的PCBA专家,香港人,他和我差不多时间进公司,都是新人,关系比较好,我经常过去他那里参观,看他是怎么把车间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建立起来。我发现机器设备方面他都能搞定,但是人与人之间协作体系方面就很难,只要涉及到流程方面,他都要打电话回去给前公司下属叫他们发过来。就算是专家,离开原有的体制,没有专业流程,也是处处为难。

我们现在虽然在大公司工作,但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做一辈子,总有一天会出去,也许去更小一点的公司做更高的职位,也许是去一些新兴的行业,比如从传统汽车行业到新能源行业,凡是开创性的行业,在流程方面都是一片空白,很多时候不缺技术不缺资金,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事或者做好。如果你去了这些行业,你掌握的专业方法就会派上用场。

总得来说,虽然在大公司工作是做螺丝钉,但你要知道螺丝钉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整个机器如果少了几个螺丝会有什么问题,这才是真的要学的东西。


(2)在小公司工作

在小公司工作什么都学不到。

虽然你可能会身兼多职,貌似什么都会,但再厉害也是单打独斗。现代工业社会讲究的是分工协作,在一个有机的体系内运转,并不要求单独一个人有多厉害,但是要求他的输出结果必须是稳定的,风险可控的,过程是透明的,能够让领导层on top of everything。你在小公司工作就对这些毫无概念,你那些能力也派不用场。

举个例子,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高材生”,我压根都不会操作CNC机床,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大公司不会要求工程师会操作,只要懂原理就可以了。但小公司会就有这种要求,而且越熟练越好。任何一个小公司的技工当然比我厉害很多,但厉害归厉害,他没办法向别人证明一台机器的精度、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也无法回答别人如何保证这台机器不会犯错误,如果一定要问他,他只能回答,我做了那么多,我当然知道。

而在现代分工协作体系下,对这些问题都有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如设备精度指数、设备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这是向外界沟通的标准接口,你的合作对象只有看到这些数据才会有信心,这种能力就比会开CNC机床重要。

在小公司工作还有很坑,比如管理上的问题。你的老板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的商人,是一个技术牛人,但往往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管理水平甚至会低于在任何一家中大型公司的基层管理者。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管理,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大公司经过数十年的积淀,能踩过的坑都踩过了,流程都很成熟,有些流程没人知道为什么也要这么做,但是就是管用。

小公司的老板以前可能也是在大公司工作,但是脱离了体制,他也不知道怎么把一切玩转,所以最终只能用土办法,怎么省事怎么来。


如果你真的就是在小公司工作,准备换一份工作,问你在这家公司学会了什么,说辞也可以变得很漂亮,你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简历里。

只要你细心观察,小公司也不是一无是处。

1、你的老板一定是人精,在为人处世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不要以他对待员工的方式来评价他,而是要看他如何对待客户,这是最接近商业本质的东西。小公司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能够活下来,老板一定都有几把刷子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很多小工厂的老板,虽然他们年龄比我大很多,但是他们很能够以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法把我捧得高高的,但也不会低声下气。我还有很多校友也都是自己开公司的,在一些校友见面场合,他们对我都是客客气气,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2、很注重成本,各方面能省则省,你可以说老板抠,但这是勤俭持家的表现,哪怕是大公司也注重成本,之所以有很多地方你感觉他们花钱大手大脚,那是因为公司大了,很多地方兼顾不到。

我待过的一家大公司,有一天GM召集我们开会,我们公司每天打印纸张和耗材费用达到1000元,从今天开始要严格控制纸张的使用,用过的纸张可以双面打印重复利用。

大公司节省成本的机会无处不在,如果你能把小公司勤俭持家的那一套用在大公司,一定会老板非常欣赏。

3、你有和老板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且可以说服他。小公司的老板一般都很有主见,很固执,很难被说服,但他们也很喜欢有想法的员工。说服一个人并不是光靠耍皮子,而是拿实际的证据出来和他晓以利弊,最终让他信服。这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在大公司里的能力体系里属于领导力和影响力的范畴。


4、小公司没有流程,那你可以有创造流程的机会,而不是像大公司流程已经固化。创造流程是一个非常锻炼综合能力的工作,因为你需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流程,并从中找出任何限制性因素。程需要深入细致地思考和计划,以确保流程能够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并且在实施后能够顺畅运行。

大公司也非常重视这种能力,因为它们有很多新的业务版块,需要从头开始,刚开始也是一片混乱,但大部分人都只会抱怨,真正会主动去定义的流程的人很少。


你可以把这些东西写在简历里,写出一定的高度出来,一定让人刮目相看。


在XXX公司养成的工作习惯:


  • 客户服务意识: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的一切需求,所有的邮件当天回复,重要的事情直接用电话和客户沟通,确保双方沟通顺畅,让客户感受到我们对他们高度重视。但对于客户不合理的要求,我会耐心解释并提供替代的解决方案,让客户相信我们提供的是最专业的意见。
  • 成本意识:我养成了首先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一件事,寻找节约成本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建议。我注重在不影响业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支出,使公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 说服别人的能力:为了让老板采纳我的观点,我会站在他的角度权衡利弊,并寻找最有效数据来支持我的观点,如果第一次他没有反应,我会持续跟进,直到他作出最终决定。
  • 创造流程的能力:最初公司十分缺乏流程,我参考了业内其他公司的做法,并创造了一系列流程,例如项目可行性评估流程、销售开发流程、项目管理流程和客户投诉响应流程,以确保公司的业务流程更加顺畅、可控,同时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English version:


Customer Oriented:I have the ability to promptly meet customer needs, respond to all emails within the same day, contact customers for critical issues, ensure cle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and express our respect for them. However, for unreasonable customer requests, I will clarify and suggest alternative solutions, and persuade customers that we offer the best advice.

Cost Awareness:I have developed the skill of thinking about things from a cost perspective first, finding ways to cut costs, and mak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at. I care about keeping costs low without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business, so that the company can have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market.

Persuasion Skills:In order to secure my boss’s approval, I will assess the pros and cons from his perspective, and find the most convincing data to support my views. If he doesn’t react the first time, I will persist in following up until he reaches a final decision.

Process and Procedure Creation capabilities:Initially, the company had very few processes. I investigated what other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were doing and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processes, such as project feasibility assessment process, sales development process,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and customer complaint response process, to ensure the company’s business processes are more efficient, manageable, and avoid major errors.


我是芬哥,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知乎职场领域优秀回答者,五百强外企高级工程师,擅长职场、职业发展、职业选择、外企、商务英语领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