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教育小孩应该磨练他的心性,不能总是规避困难,但我老公觉得我这是没必要的鸡娃,我们哪方正确?
你跟你老公走到同样的的位置上付出的代价不一样。你老公魔都土著,美本百万人民币,美硕又至少五六十万,家里说给就给了。你苦哈哈从大省过独木桥高考,211虽然在魔都不值钱,在人口大省至少前10%,甚至前5%(问主亲自纠正是前1%)。你的成功经验说白了就是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勤学苦练。
而你老公,他“成功”的经验就是,我开心所以我努力然后我混得舒服,还该有的都有了。
所以,这没什么对错,各自人生经历不同罢了!但是有一件事你有没有发现?你其实完成了阶层跃迁而你老公其实只是在平层甚至还下移了。
说句不太爱听的话,以你老公的状态他其实不应该娶你。如果他也是阶层跃迁,或者阶层平移,应该娶一个同阶层的老婆。以上海中产土著为例,有个两套房是标配,也就是说他们家很可能有两千万以上资产。
那么他为何不娶一个同样有两千万资产的女孩儿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老公是你这样的出身他大概率上混不到今天这个状态。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你确实需要从小就让他明白,无论想还是不想,该做好的事总是要坚持做好。因为绝大多数的阶层跃迁都需要付出多于常人的努力,忍受更多痛苦。或者我们不说阶层跃迁,想要超越自我从来都不可能轻轻松松。
反过来,如果你不在乎儿子未来的阶层是否能上升,那么你老公的做法是对的,开心就好。何必那么遭罪?
这个不是鸡娃不鸡娃的问题,而是做父母的怎么去选择的问题。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有时候你磨砺孩子意志他未必能阶层跃迁,你开心就好孩子反而很有出息。但是,我还是要说但是,你不能去看小概率事件。
我对我身边的亲戚朋友跟我同龄的人深入了解的有一二十个,一路看过来,严格要求孩子的未必能实现阶层跃迁,对孩子没要求,开心就好的基本上都是阶层下滑连阶层平移都做不到。一对六零后的清华大学的夫妇,他们的娃底子有多好不必我说,他的父母是对孩子最没要求的,结果是我们一群小伙伴儿里混得最差。我父母两边家族里最聪明的长辈的孩子,都是极度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结果孩子也都最不成器。
翻一翻中国历史,绝大多数有名的人,此生大幅度改变阶层的人,几乎都有一个鸡娃的爹或者妈。苏轼四十多岁梦到自己小时候背书背不过还能吓醒,没有这种鸡娃,哪怕是苏轼这种天才也绝对不可能考出天下第一。
反过来你读读《红楼梦》,开心就好就是贾宝玉的教育理念。最后贾家败落,他一身“开心就好”的习气就算有那个聪明劲儿又哪里能难守住家业。
《红楼梦》固然是本好书,但若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曹雪芹花了那么多时间做这种当时不入流的事去写小说,曹家这个家族其实是彻底败落了!是曹雪芹跟范进一样考个举人都那么费劲吗?并不是,他其实还是贯彻着“开心就好”,很任性地去做自己爱干的事。小说固然好,但这辈子别说阶层跃迁了,唯一的儿子早夭,曹家这算是绝嗣了。
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俗成功和千古留名不可兼得。开心就好跟阶层跃迁不能同有。
你老公美本美硕本质上就是绕开高考取了一个巧,走了一个捷径。你无妨算一算账,看看你们两口子多少年能把你老公美本美硕的学费挣出来,多长时间资产能超过你的公婆。如果这辈子都不可能了,那么最好还别以“开心就好”作为导向来教育孩子。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开心就好是一种奢侈品,若非钟鸣鼎食之家难以支持,也许你们家庭条件还不错,即便如此就算要给也不能那么小就给。否则,日后想要的还会更多,你们两口子给不起,照样是一地鸡毛。孩子会把他从小得到的东西习以为常。
中国的父母给孩子肯定是不吝啬的,只是先后顺序其实非常重要。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里的李尔王就是类似的悲剧,老国王过早的把所有财产分给了女儿,最后被女儿们扫地出门。家族内斗,女儿们都惨死。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对人性持有过高期望。
这个世界最难的就是帮助别人,害人无论怎么害都几乎能害到他人,而帮助别人一个不留神就好心办坏事。
最后,虽说你的理念可能会对孩子更好,但是请记好:说服不了老公就别纠结!
你选择了这样的老公而不是跟你一样自己打拼上来的人,本身就有这种不可调控的价值矛盾。想一想在你们的家庭里,你老公和公婆的资产应该占到大头。这样的家庭里,你也要摆清自己的位置,保护好自己。不要搞到最后,孩子也恨你,老公也烦你。
坏人不是谁都能当的,黑脸不是谁想唱就能唱。李逵杀人闹事儿有宋江罩着,石迁若有样学样,分分钟军法处置。很多东西分析一下它的利益格局就能知道自己其实能真正起到的作用有限。我们管这种东西叫命运。一旦利益格局成型,人想要摆脱它就会非常困难,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勇敢,坚定和毅力才行。这是要卧薪尝胆,一天一天,一秒一秒,十几年如一日斗争出来的。像问主这样还在纠结自己对不对的状态,那是完全没有那种理所应当的坚定的。这种情况下,我奉劝一句:别折腾了!因为逆天改命这种东西一个坚持不住就可能前功尽弃,老本赔光,何况你连这样做的正确性都犹豫不决呢?
刘备绝不会因为自己老婆孩子被抓,屡战屡败,就去学曹操屠城。人只有存有不计得失的信念,才能摆脱利益格局开辟新的格局。大事小事都是如此。朗朗的老爹可以对小朗朗说,如果你失败了我就抱着你从楼上跳下去。何其疯狂?可是所谓疯狂若仔细想一想,难道不是异于常人的笃定和坚持吗?
他若打几下小朗朗还要纠结半天自己要不要让孩子弹钢琴,你猜中国弹琴的千千万,三代练琴的世家也不知几何,轮不轮得到他的孩子出头?
其实很多时候,你问出什么样的问题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未来事情的发展。只是你自己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