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哪些写得特别好的作文标题?
1.我在观溟处
观溟处,看海的地方。明代心学家陈白沙曾说:“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我在”是一种心境,充满禅机。因为我在,现场的一切,可以见证;因为我在,明月清风,可以享用;因为我在,世上桃花,开成诗句,落成信笺,而我既是执笔者,也是读信人。写作文时,表达“我在”的主题,可以用“我在观溟处”作标题。
此外,“我在观溟处”还可以表示自己置身高处,拥有广阔的视野,因此,也适用于“视野(格局)”“高度(广度)”等主题。
2.粗布缯衣裹秀心
改编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腹有诗书,即便身穿粗缯大布,也一样魅力四射。此外,还可以表达一个人才华不外露,身上穿着粗布衣服,腹内却有锦绣文章。写作文时,遇到“外在和内在”“风范(魅力)”“低调”等主题,可以用“粗布缯衣裹秀心”作标题。比如,写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范儿”,就可以用这个标题。
3.一生落得几肩花
苏轼曾在《东栏梨花》中感叹:“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因此看不得几清明。而彩云易散,琉璃易碎,自然也落不得几肩花。写作文时,遇到“珍惜时光”“把握美好”等主题,可以用“一生落得几肩花”作标题。
4.不可一日无此君
出自《世说新语》,原话是: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写作文时,表达某种事物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缺一日不可,可以用“不可一日无此君”作标题。
5.微木亦可填沧海
《山海经》中有精卫填海的故事,陶渊明读后,发出了“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感叹。写作文时,可以化用这句感叹,拟出“微木亦可填沧海”的标题。考试时,遇到“积少成多”“汇聚力量”“众志成城”等主题,便可以用“微木亦可填沧海”这个标题。
更多写作文好用的标题,请关注寨主微信公众号:作文导写
6.困窘不坠青云志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原话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写作文时,表达一个人遭遇重重困难,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能够坚定前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就可以用“困窘不坠青云志”作标题。
7.月在梧桐缺处明
出自朱淑真的《秋夜》:“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写作文时,表达残缺也是一种美,就可以用“月在梧桐缺处明”作标题。此外,这个标题还可以说明这样的意思:有些美,常常存在于偏僻处,需要特别留心,才能欣赏到。因此,也适用于“发现美”“用心观察”等主题。
8.孤云出岫,朗镜悬空
出自《菜根谭》,原话是: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意思是: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毫无牵挂地在天空飘荡,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没关系;一轮明月像镜子一样悬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和它毫不相干。写作文时,遇到“率性而为”“逍遥自在”“清朗明净”等主题,可以用“孤云出岫,朗镜悬空”作标题。
9.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李时珍的父亲是医生,深知行医的艰难,因此,非常反对儿子再做医生。然而,李时珍已经确立了行医的志向,因此,明知其难,也丝毫不畏难,“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有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明志诗。写作文时,遇到“磨难(磨砺)”“坚定(执着)”等主题,可以用李时珍的事例,以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为标题。
10.无须红袖拂,也胜碧纱笼
据《青箱杂记》记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写作文时,可以化用上述故事,提炼出一个小众别致的标题“无须红袖拂,也胜碧纱笼”。意思是:只要一个人的诗歌真的有内涵,具备艺术感染力,那么,就算没人捧,也可以流传千古。相反,那种没有干货的诗歌,即便写的人贵为皇帝(比如乾隆,一生写了几万首诗),高居宰相(比如寇准,诗歌七卷,300多首),也会慢慢消散在历史的云烟深处。毕竟,时光是最公平的裁判,会剔除权力、金钱等装饰(即碧纱笼护、红袖拂),大浪淘沙,去粗取精,最终只会留下真正有内涵的精品。这些精品,即便一开始像魏野的诗歌一般“尘昏满壁”,最后也会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1.更多写作文好用的标题,请关注寨主微信公众号:作文导写
2.如果需要作文素材的word文档,请加微信:wslizhaizhu
3.这是寨主编辑的作文资料的部分内容。全套资料已上线,欢迎订购,订购请点击:寨主作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