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商人用「小米」命名店铺收小米公司律师函,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该事件?
实践中,中小商户即便在先使用了小米,可能也要被迫更名。要构成合理使用,商标法有两个条件:先于商标权人申请前使用,以及使用商标要有一定影响。有一定影响是要举证,比如销量较大、获奖,广告投放。实践中,中小商户即便在先使用了小米,也很难举证出相应的商标使用有影响的证据。
对小米这样的大公司而言,除了法律,企业的美誉度是很重要的,如果舆论对你海量发函不满意,觉得你霸道,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离开你的产品。这次发函是为了汽车上市开路,但毕竟汽车是小米还没上市的产品,小米现在打市场,靠的可是手机、电脑这些大众消费品,如果为了没上市的汽车维权,搞坏了声誉,影响了大众消费品的基本盘,那可真亏大发了。
一、小米公司的商标权利基础
小米的商标权利基础有二,分别在第9类和第37类。如果要维权,既可以使用第37类的商标做相同类别商标维权,也可以使用第9类的手机商标申请认定驰名商标,做跨类保护。但问题是,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1、第16443351号小米商标,类别37类,注册时间:2022年11月28日,主要服务:汽车保养和修理。
此类别小米从2011年起就做了大量申请,但笔者初步查询后发现,汽车保养和修理的服务获得商标注册的时间是2022年11月28日。取得商标注册的时间比较晚,会给小米的商标维权造成一定麻烦,因为被维权的商户会主张自己使用小米的时间早于商标注册时间。不过这个抗辩大概率不会被法院认定为合理使用,具体后文会讨论。
哪怕小米汽车上市了,小米就汽车的维修行为主张在维修服务上使用了商标的,法院也不一定接受。因为在很多商标三年未使用撤销的诉讼中,法院的司法观点都认为,生产商的维修服务实际使用的还是产品商标,不能作为其维修产品的服务商标的使用证据。总结一下就是,用这个商标维权,商标获得的时间比较晚,可以主张停止使用,但要获得赔偿有难度。
2、第8228211号小米商标,类别9类,注册时间:2011年4月28日,主要产品:手提电话。
用驰名商标维权有什么好处?首先,认驰的第9类商标注册时间早,有十多年的历史,被维权的商户估计不会比这个时间早。其次,小米汽车目前尚未上线销售,所以对应的汽车保养和维修服务商目前只有宣传,并无使用,因此无法索赔,但驰名商标跨类保护就不受这个限制了。
二、商标在先使用为何不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如果小米发函后,小商户拒绝更名,小米就只能通过向市场监管局行政投诉或者去法院起诉来实现维权目的。目前不清楚小商户是何时开始使用小米作为店招的,假定小商户的字号起名时间早于小米注册商标申请时间的,是不是就可以不更名了?我的经验是,对中小商户而言,很难。
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定: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解读一下,要构成合理使用的,商标法规定了两个条件:先于商标权人申请前使用,以及使用商标要有一定影响。有一定影响是要举证的,比如销量较大的证据、获奖的证据,广告投放的证据。实践中,中小商户很难举证出相应的商标使用有影响的证据。
写到这里,如果小商户先于小米公司使用小米作为字号的,笔者也觉得被维权的小商户挺冤的:对小米的商标,他们使用在先,而且并没有混淆行为(没有用小米LOGO的字体,也没有攀附小米的设计风格或者知名度),但小米大概率还是能让小商户改名。
三、小米维权汽修商户和理想维权贴膜店有何区别?
笔者就该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向笔者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满:“舆论普遍反感这种行为……大公司欺负小老百姓”。但看了案情,笔者倒是觉得贴膜店如果真的有混淆行为的,被起诉倒是不冤。对于明目张胆的冒充官方授权店的行为,公司法务部要是无动于衷,那才是失职。当然,案件已经进入司法审理,是非曲直还是等法院评说。
而对小米这样的大公司而言,企业的美誉度是很重要的,如果舆论对你不满意,觉得你霸道,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离开你的产品。这次发函是为了汽车上市开路,但毕竟汽车是小米还没上市的产品,小米现在打市场,靠的可是手机、电脑这些大众消费品,如果为了没上市的汽车维权,搞坏了声誉,影响了大众消费品的基本盘,那可真亏大发了。
要构成合理使用,商标法有两个条件:先于商标权人申请前使用,以及使用商标要有一定影响。有一定影响是要举证,比如销量较大、获奖,广告投放。实践中,中小商户即便在先使用了小米,也很难举证出相应的商标使用有影响的证据。
[i] https://mp.weixin.qq.com/s/F5GZtZIODZo4xfuNZs3UDw
[ii]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27433063398416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