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学累了会干什么?
世界排名前10的休息方法,SSCI,SCI顶级期刊强推,博士学姐自用,迅速恢复学习精力!
怎么休息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啦。之前一学累就去玩手机,90%情况下,会玩到停不下来,学不下去,后边一整天全都垮掉。
为了摆脱无效休息,我开始到知网、WOS、SCI-HUB查阅脑科学文献,把大脑的休息机制摸了个底朝天,总结出全世界排名前10的最强休息方法。
现在的我,靠着这套休息方法,只需要休息5分钟能学2小时,而且动力十足,丝毫不累。
今天,我把这套休息方法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希望朋友们不再踩坑,每1分钟的休息都是最高效的休息!
@夏致 点赞之后别忘了收藏呀,免得以后找不到啦。
目录
一、 高效休息:10个方法,充电5分钟学习2小时。
二、 高效睡眠:只睡6小时,全天精力满满的秘诀。
一、高效休息
你是不是觉得越学越烦躁,无论休息了多久,脑子还是累,不想学。
我之前也是这样,这导致每天有近8个小时被荒废掉。
阅读文献后才发现自己踩了“无效休息”的大坑,并总结出2个高效休息方法。
(一) 90+30工作法
(10个休息法在(二),着急的可以直接去哈)
之所以先讲“90+30”,因为“每次学习多久,休息多久”是一切的前提。
所谓“90+30工作法”就是:每工作90分钟,强制自己休息30分钟,如此循环往复。
为啥以90分钟为一个单位呢?
理论部分可略看:大家应该知道睡眠时有90-120分钟的睡眠周期(二、中会详细讲),但你知道吗,大脑在清醒状态时也存在90-120分钟的周期,这被称作“次昼夜节律”。[1]
90分钟内,人的脑电波、心跳、激素水平会升高。
90分钟后,身体开始发出信号渴望修复,比如打哈欠、注意力不集中、阵阵的烦躁感等等。
讲人话必看:学习时间<90分钟,身体能一直处于巅峰状态,特别专注认真。一旦学习时间>90分钟,状态就直线下降。
其实不只是学习,干啥事都遵循这个“次昼夜节律”。
就拿你看电影、玩游戏来说,是不是看上2小时(120分钟),就有点乏了,注意力开始不集中,这也是电影时长多控制在2小时的原因。
根据次昼夜节律,单次学习时长建议≤90分钟,最多不超过120分钟。
p.s. 90+30可以拆开使用呀,比如45+15;30+10等等,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有任何学习上的问题, ️xiazhizaixuexi 可以找到学姐~并领取学姐亲笔电子书《学习提分秘籍》和《高效逆袭宝典》(二选一)
(二) 十大最强休息法
来说说30分钟休息时间应该干点啥。
先看以下休息活动,每中枪一项给自己加一分:
- 玩游戏
- 刷抖音
- 玩微博
- 看朋友圈
- 打开淘宝
以上均为“无效休息”,不仅不能放松自己,反而让神经更紧绷。
中枪的朋友,我可以猜到,你经常越休息越累,休息完反而不想学习了,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
根据BBC和Hubbub联合调查发现,最有助于休息的前10项活动为:阅读、亲近大自然、独处、听音乐、什么都不做、散步、做白日梦、看电视、冥想、和动物在一起。(按名次排列)[2]
咱们一个一个看。
1. 阅读
当你阅读是为了休息时,不要阅读大部头的专业书籍。
尽量选择有趣易懂,不费脑子的书,让自己的大脑放松下来。比如小说、散文、漫画等。
2. 4合1无敌休息法
亲近大自然+独处+听音乐+散步可以打包进行,四合一的休息,效果极其强。
我很喜欢用这个休息方法。学累的时候我会一个人戴上耳机,在外边走走,钻到树多的地方,在长凳上坐一会,看看花,听听鸟叫。转30分钟,上楼继续学习,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当然啦,如果条件不允许,这个方法可以拆开使用,随意组合,比如独处+听音乐,独处+散步等等。
p.s. 至于休息时听什么类型的音乐,亲测没啥限制,啥听着开心就听啥,不论是流行、说唱还是轻音乐,对恢复精力都很有用。
3. 什么都不做
我用了之后发现一个bug:
这种休息方法更适合体力工作者。
如果你只用脑的话,会发现:自己不是身体累,而是脑子累。
坐那啥都不干,休息的是身体而不是大脑。
所以,更推荐体力劳动者用这个方法。如果你是学生,或者坐办公室,不推荐这个休息方法。
4. 白日梦
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人的一种本能休息放松机制,它能使你在现实世界中获得短暂的休息,进行自我发现和疗愈。
但注意我加粗的“短暂”二字,切记控制白日梦时间,一直做白日梦,会特别损伤注意力。
5. 看电视
这个方法和“什么也不做”一样,是有使用条件的:
只有在一天任务全部完成后,才可以看电视休息。
如果在那间歇的30分钟里看电视,朋友相信我,你停不下来的。
6. 冥想
冥想能比睡眠更快地让人进入深度休息状态。它能使人们的身体和中枢神经系统非常放松,消除日常生活的压力。[3]
冥想分很多种,每一种的效果不同。
如果是为了休息,我推荐大家做“身体扫描”。
身体扫描详细步骤(超长图预警):
看在我这么辛苦整理的份上,点个赞叭!
图片送给大家,保存下来。刚开始,可以每次冥想5分钟,然后慢慢增加时间。
7. 和动物一起
哇撸猫撸狗太治愈了好吗~
学累了或者忙了一天回来,看到可爱的宠物,摸摸他们柔软的毛毛,内心都被治愈了,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好啦,以上就是“90+30高效休息法”+“10个高效休息方法”,帮你随时给身体充电,全天精力满满。
二、科学睡眠
这一点讲讲学霸们只睡6小时,一整天都不困的秘诀。
你可能有这个困惑:学霸们每天只睡6小时,白天为什么仍精神满满?我晚上睡10个小时,为啥每天还是活的像个丧尸?
因为大家普遍有一个误区:必须睡够八个小时。
1) 误区:每天必须睡够八个小时
要打破这个误区,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睡眠周期。
先来个不讲人话版本的定义(可不看):
人们正常的睡眠周期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NREM与REM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每夜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引自百度百科)
说人话就是,每晚的睡觉时间可以分成4—5段,每段是一个睡眠周期,每段大约90分钟,每个睡眠周期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
所以,即使没睡满8个小时,但,只要睡够4~5个睡眠周期,仍可以精神满满。
2) 确定最佳起床时间
① 理论支撑(可略看 小声比比:其实这部分很有用)
你会说了,给我整一堆名词,又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又是快速眼动睡眠期(REM),了解这些有啥用?先别着急,我们这就开始放大招:用NREM和REM确定最佳起床时间。学霸每天6个小时的秘诀就在于此。
秘诀:在睡眠周期的末尾,即R期(快速眼动期)起床,全天就会像打了鸡血般有劲。
来源:http://cheerslove.net
问你个事啊,不用闹钟午睡,你差不多能睡1个半小时,长点的3个小时,对不对?原因在于,90分钟正好是一个睡眠周期,3个小时是两个睡眠周期。
我们在睡眠周期的末尾:R期起床,睡够了N期,身体经过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已修复完全,自然精神饱满。
② 实战环节(必看)
说完前边一大堆理论,终于到实战环节了!感谢你还没走,为你点个赞~
按照9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来算,那我们只需要睡:
1个半小时(一个睡眠周期)
3个小时(二个睡眠周期)
4个半小时(三个睡眠周期)
6个小时(四个睡眠周期)
7个半小时(五个睡眠周期)
如果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11:20正式睡着,那么,你的最佳起床时间为5:20(4个睡眠周期),或者 6:50(5个睡眠周期)。当然啦,每个人的睡眠周期有上下约10分钟的区别,所以,起床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稍作调整。
我设了三个闹钟,用哪个开那个,说实话,夏致:懒虫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早起。
总结一下,别人每天睡6个小时,仍然精神满满,秘诀不在于他们超强的意志力,而在于起床时间找对了。
结语
这篇文章查资料带排版我花了8个小时,看到这的真的赚到了。
老规矩,看到这的宝贝都很棒,每人奖励一张总结图~
又要说再见了,如果感觉有用,可以点个关注,我就是那个热爱分享的正经学霸(雾),下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