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真的有穷味吗?
有一年夏天我去大舅家走亲戚住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就见表弟不好意思的递给我一盒泡芙和一袋咖啡,说,姐,这是我在镇上给你买的,看你经常吃的早饭是咖啡和糕点,镇上只有泡芙和袋装咖啡,不知道你能不能吃习惯。
泡芙是植物奶油,散发一股子油腻味;咖啡是山寨雀巢,劣质的奶精混合咖啡粉末。
但我依然吃的很开心。
我表弟,这个当时穷人家的孩子,用自己稀少的零花钱跑遍全镇,为他富裕的大姑家表姐买来难吃的泡芙和咖啡。
我们家族亲戚,大部分都富裕,唯独大舅家穷。大舅家也不是一开始穷的,但是随着大舅失业、舅妈生病,家里开始变穷。
我们这些富裕亲戚经常接济大舅,但大舅读书人的傲气,接受的并不坦然。我读高二时去春游,路上遇到在建筑工地搬砖的大舅,他穿着沾满灰尘的破旧衣服,看到我咧嘴对我笑,我跑过去给他打招呼。恰逢中午,他执意要带我吃饭,就在路边的小摊上,给我点了一大碗鲜肉馄饨还给我加个蛋,而他自己只点了一碗清水面。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我把蛋拨到大舅碗里,他又给我拨了回来。他身上散发汗和钢筋水泥混合的味道,很难闻。
吃完饭,我回去,他掏出十块钱递给我让我坐车。我背着包,包里是各种价格不菲的零食,我看着大舅递给我零钱的手,心里特别难受。
谁愿意甘心受穷,谁愿意身上穿着难闻的衣服,谁愿意在干了半天重活后只选择吃一碗清水面。
但是贫穷的我大舅,依然用鲜肉馄饨和蛋表达对外甥女的疼爱。穷人的爱有时是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用廉价笨拙的方式来表达。
我大舅妈是个十分爽快和善良的人,以前家庭条件好的时候,从不吝啬给我们花钱。我小时每次去她家,她会给我买衣服,给我买好吃的水果零食。
他们家穷了后,有一年舅妈来我们家给孩子借学费。她带着养的鸡炸的面果,带着表弟局促的坐在沙发上。我妈给她一笔钱说不用还,给孩子交学费在买几身衣服。大舅妈认真的说一定还,怎么能拿你们的钱不用还呢。她回去的时候,我妈打包了很多吃的用的让我拎到楼下,我看到舅妈一直在擦眼泪。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谁愿意去富裕亲戚家开口借钱,难堪的坐在对方家里。哪怕我妈是我大舅的大姐,而且是有钱的大姐,但是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大舅妈来说,要不是贫困也不会开口。
我大舅家一直穷了很多年。
表弟小学时看到一篇军事相关文章,介绍美国强大的海军实力,以及中国的差距。他就树立要为海防事业做贡献。
说起来很可笑吧。尤其是穷人家的小孩,如果把这样的理想说出来,估计会被不少人喷,会变着花样告诉你穷人的理想是幻想,你一个内陆贫困乡镇少年连潜艇模型都没有摸过连大海都没有见过,你还存在海防事业的理想,拉倒吧你。
我表弟也不知道怎样实现啊,他唯一知道的是好好学习,考军校。
他理解的是考军校除了成绩好,身体素质也不能差,而且还不能近视眼。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好好学习,为了不近视眼非常注重坐姿而且最大化利用课堂争取白天的时间这样晚上少看书早睡觉,为了有个好身体经常进行跑步等锻炼。
他同学说近视也没什么,填报志愿时可以手术的,但是他知道家里困难不能掏钱做近视眼手术,干脆掐掉近视源头。
我大舅大舅妈看在眼里,没有打击他,而是鼓励他。大舅在最穷的时候,也要买牛奶给他喝,他一开始为了省钱不喝,我大舅说喝牛奶长高他才开始一天喝一瓶。我小舅和我妈知道后,每周去他们家,都不带别的,很默契的带肉蛋奶。
大舅和大舅妈虽然穷,但家里干净,人善良。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他们不会接受我们这些亲戚的补贴。
我们这些亲戚了解大舅和大舅妈的为人,就变着花样补贴他们孩子。
表弟考上高中后开始来城里读书。小舅妈也很善良,会和小舅周末接他来家里吃饭,小舅妈开超市,表弟很懂事的帮忙理货、搬运东西。我妈很忙,周末经常不在家,但有时间就去学校看他,给他买衣服鞋子。
他每次都给我妈说,大姑你不用给我买,把表哥不穿的旧衣服旧鞋子给我就行。表弟有一点很好,主要是大舅大舅妈教育的好,就是虽然穷但没有酸气,特别开朗大方,他穿着我弟穿旧的名牌鞋名牌衣服行走在校园,班里同学说他你身上衣服不便宜啊,他很坦然的说我表哥穿旧的扔了可惜我要来我穿。他有富裕的姑姑和叔叔,但从不对我们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
高考后,他终于考上了心仪大学,具体什么学校专业就不说了,反正实现了他儿时为海防做贡献的梦想。
所以,我非常感慨,一个贫困家庭的少年,因为看了一篇关于中美海军实力的文章,就励志献身祖国海防且为这理想努力着。他在下午课堂第一节课很困但为了保持听课用圆规扎自己,他为了保护眼睛白天争分夺秒学习坐的笔直端正,他为了身体素质高中时早起跑步锻炼……这是一个穷人家孩子的志气。
体检,政审,填志愿......一系列流程结束后,他找了份家教工作开始打暑期工,拿到工资后给父母姑姑叔叔奶奶买了礼物。
我是在他开学前去他家做客,他一个即将开启人生理想的贫困准大学生没有喝过咖啡没有吃过泡芙,但他用打工赚的零花钱买给我吃,只因为怕我在他家吃不惯馒头稀饭的早餐,我的小表弟用自己最大的诚意对待我。
他读的大学不怎么花钱,去读书时手机也是我小舅淘汰掉的。我大舅和大舅妈从不认为我们对他们家的帮助是理所应当,尽管那种帮助对于我们而言轻而易举,这种思想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表弟,所以他穿表哥的旧衣服没有任何自卑,所以他打工赚的钱给叔叔和姑姑买礼物。他在读大学前,大家庭聚餐恭喜他,他很认真的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我小舅也就是他叔叔给他说,不必有思想包袱,也不必回报我们,你已经上交给国家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荣幸。我妈则开玩笑说,你以后好好守护我们的和平环境就行了。
现在我大舅家已经改善很多很多了,最起码不用为钱发愁。在表弟高二时,大舅出去打工了。因为我大舅本来就是文化人,理科尤其好,在浙江某个工厂打工之余爱钻研工作又认真,很快当了厂里技术员,一直到表弟读大学后家庭宽裕了很多。我姥姥后来身体不舒服住院,我大舅妈给我妈等人说,以前家里没钱时给老人花钱都是我姥姥其他儿女,他们感到很愧疚,那次执意要独自掏钱给我姥姥看病。
又想到一件事。我外公去世时,留了一笔私房钱给大舅家表弟。老人嘛,也是想补贴一下穷孙子。但是我表弟和父母商量后,把钱平分给了我小舅的小孩,他给我妈说如果不是他们家条件不好,爷爷肯定会公平对待大家,叔叔已经帮我很多给我买资料指导我学习,婶婶对我也那么好,堂弟经常对我亲在学校经常带我去食堂打肉(其实他俩年纪就相差俩月),如果因为叔叔家富裕他就独自拿爷爷的私房钱对堂弟不公平。
那时他读高三。
看到这个话题我就想,穷人是什么味道的?
批判穷人仿佛是政治正确,你穷你活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但是生活是多面的,如果有的选择,谁又愿意在贫穷泥潭里挣扎。干净的衣服,美味的食物,对于我们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于很多人都是费尽全部力气才能获得。
但是穷人也不应该就此被沉入泥潭,他们需要看见光,触摸到希望。当然那种我穷我有理的穷横不在此讨论。
最后,如果你是穷人家的孩子,别管贫穷的味道是酸还是苦,那么好好读书吧,那是让你见识世界更快的方式。
………
看到评论区大部分三观很正,但也有人质疑是编的,我……如果我说我姥姥外公在贫困农村生活,那个年代家里六个孩子全部都读书,连我右腿残疾的大姨也要供读书,我估计很多人都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家想象中重男轻女风潮的贫困农村残疾女孩读书简直不太可能,但这就真实发生在我姥姥家,而且我大姨右腿残疾还能考第一搞物理更像天方夜谭。
所以说,我姥姥外公可太了不起了,把我妈他们培养的特别好,家风特别正。我妈他们都经历过贫困生活,生活在难,我姥姥外公都不会让他们辍学,不让他们干农活。我妈给我讲,大姨残疾读书时同学喊她瘸子她气的哭,我外公安慰她告诉她你争取次次考全校第一把第二名甩的远远的,这样他们只有佩服你,我大姨做到了靠着坚毅劲头和第一成绩赢得师生尊重。
我说这一点,是为了表明,我妈他们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心智和毅力都非常在线。所以我大舅能差吗?而且我大舅也是大专文化好不好,只不过那些年时运不济。就像这两年,疫情导致多少人失业,多少人陷入贫困,你能说那些人不努力活该穷吗?有时候,人会沉沉浮浮中被命运之手操控。我是80后末尾人,就我个人就见证过下岗等让家庭陷入贫困的时代洪流。
至于我妈他们为什么会帮扶我大舅,我个人觉得除了生活条件不错之外,主要是外公姥姥对待孩子公平公正,一样的读书一样的生活,不偏疼谁,所以让他们兄弟姐妹感情非常好。多子女家庭真的最忌讳父母不一碗水端平,让兄弟姐妹感情出现裂痕。
大舅大舅妈真的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家庭陷入困境那些年,外公生病住院其他子女掏钱,大舅和大舅妈去照顾,尽管他们出了力但依然为没有掏钱感到愧疚。虽然没多少钱,但大舅一家对我们用其他方式表达,大舅妈做的各种面果和酱好吃,她每年都做很多送给我们。现在他们家条件改善了,还买了个小车,我姥姥现在稍微身体不舒服,都是大舅妈开车拉着去看。连我爸都支持我妈对大舅一家好,表弟读高中时,我爸时不时买烧鸡订鲜奶给送去,说孩子不是要考军校吗,吃这些长个身体素质好你到时候面试细胳膊细腿的咋行啊。
如果说一出生就拥有条件优越的生活,那么我可以有点发言权。但是我知道我妈以及她的兄弟姐妹整个学生时代都在贫困中挣扎,但是他们走了出来,这不是什么鸡汤乱炖,从贫困生活走出来的父辈们又不仅仅我们家。所以我躺在条件好的生活上鄙视贫困的话,觍着脸说你穷你活该你穷你不努力,那是对那些努力走出贫困生活的亲人背叛。毕竟如果没有他们的拼命坚持,应该也不会有我们这些第三代的孩子可以跨进清华华科武大复旦去践行自己的学业理想。
……关于早饭吃咖啡糕点以及称呼解释更新
另外早饭喝咖啡配蛋糕和吃大饼配油条以及馒头配稀饭是习惯选择,而不是穷富选择明白吗?对于杠这一点没必要。如果你认为喝咖啡和糕点就是穷富划分,那么你本身就把饮食划分三六九等。
像我不爱吃四川的那种红油串串,你能说是因为红油串串不好我才不吃的吗?不,纯粹因为吃不习惯。我去成都,那边朋友照顾我口味就不给我吃这个。
像我一样习惯不吃早饭,喝一杯咖啡加快糕点就去上班的我相信不少。如果你是工作社畜,多少有感受的吧同学们。要不然麦当劳肯德基咖啡+蛋挞早上套餐都是谁买?而且你自己泡杯咖啡+糕点也就几块钱的事,快速省心,要知道现代人的早饭想吃一顿大饼油条豆腐脑反而是一种时间上的奢侈了。
我要表达的是我表弟为了我早饭习惯跑遍全镇的诚意。
对了,我现在依然不吃早饭,就一杯黑咖啡,为啥呢,减肥!但我回我姥姥家,我姥姥一方面唠叨我不吃早饭这怎么行,一方面还是替我热牛奶让我泡着喝。
评论区很多人问,为什么我大舅家小孩要喊我妈妈大姑,而我又有个大姨。我回复了很多,累了,才发现原来很多地方称呼有差异。
解释一下,我们老家称呼都从“大”开始 ,我妈是老大,按照年龄下面俩弟弟(我称呼大舅小舅),接着仨妹妹(我称呼大姨二姨小姨) 所以我大舅的小孩喊我妈是大姑,喊我大姨为二姑,喊我小舅是大叔或直接喊叔叔,实际上我大姨比我小舅还小。我们没有老姑老叔老舅称呼,哪怕我们那边只有一个舅舅一个阿姨一个姑姑也喊大舅大姨大姑(无论这个人比自己父母年龄大还是小,都称呼“大”),不喊老舅老姨老姑。
还有外公姥姥这一组合称呼,我们老家称呼姥姥其实读音是“langlang”,这个词字典没有不知咋写,小学时写作文老师让我们写“姥姥”,习惯了姥姥是“langlang”书面语,没有姥爷称呼也没有外婆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