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红学为什么不肯接受《癸酉本石头记》?癸酉本有什么优缺点?
主流红学不可能接受,接受了就意味着文化地震。
一旦接受,建国后这么多所谓的“红学家”,央视搞的87版红楼梦,包括众多书籍讲座,就都成了笑话——方向都没研究明白,就在这瞎编江宁织造的曹家史。
癸酉本的优点,恰恰就是它对上了所有伏笔。
红楼梦是小说,小说就是讲故事,讲故事讲究的就是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我开头提出了一个谜题,众人在根据这个谜题推进演绎剧情,那么故事结束时我肯定要解答,这才是好故事。哪有对不上伏笔还硬说自己好的,故事六要素都没满足呢,基础都不过关。
癸酉本就是对上了所有伏笔,甚至一些读者没注意的小彩蛋都对上了,比如林黛玉的酒令“却是一只折足雁”,对应了贾宝玉后来见到雪雁时,雪雁脚瘸了。薛宝钗在滴翠亭金蝉脱壳,对应了后面的反间计。一般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伏笔吧,癸酉本就能对上。
作者写红楼梦的故事,是“取其事理”,那总得有个写作体系。要是写家族兴衰,那就是一个朝代背景下的大宅门。如果写改朝换代,就有一套改朝换代的逻辑体系。癸酉本完全能对应改朝换代的逻辑体系,任何情节从历史到剧情都能自圆其说,本来就是优秀的结局。
目前红楼梦研究所有的点,都是停留在单个剧情的结果,比如史湘云的老公是谁,比如黛死钗嫁的顺序,比如妙玉逃出贾家,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在一个基础体系下成立的。
研究小说当然是要先研究体系再研究剧情,癸酉本是用一个完美的、能解释通的体系来串联起这些点,不然你以为为啥那么多红学家没弄出来一个对得上所有伏笔的结尾?一棵大树万花千叶,没一个合适的树干,枝叶花朵也活不了啊。
还有很多人说,现在癸酉本还在修改出版更多版本,如果你认真看这些修改过的版本,会发现修改的部分就是一些小细节,比如贾母借十二生肖批薛宝钗,一些酒菜的名字,等等。大脉络癸酉本从来没有改过。还是那句话,有了树干,才有枝叶花朵,长一片叶开一朵花叫锦上添花,而不是你以为的那种“修改”,搞明白修改和完善的区别。
要说缺点,也有。
癸酉本目前唯一没有对上的伏笔,就是贾元春的判词“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贾元春死的时候,王夫人已经去世了,贾元春只给贾政托了梦,所以这里是一处bug。不过无伤大雅,而且癸酉本的批语里也多次提到了需要修改,说明写癸酉本的时候并没有定稿。
文笔上,癸酉本确实没有甲戌本庚辰本这些好,但是文笔本来就因人而异,而且文笔本来也需要润色。程高本里多姑娘勾引贾宝玉这段,写得也要比庚辰本自然,这是事实,难道就因为程高本写得好,就说庚辰本不是原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