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真有很多人在用吗?
写在前边
Chat GPT虽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但它的横空出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游戏规则。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中写道:“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机器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今天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那么,我们显然已经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来让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说的大概率是事实,但在军事领域,就很难说这会令战争更残酷,还是会减少战争。不过,不管怎么样,有一点可能是确定无疑的,最后一个走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道路上的国家,有可能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几个月以来,Chat GPT或者Bing AI已经被证明可以为推演的作战计划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向AI“投喂”的信息必须尽量全面、具体和明确,应当具体到我方力量的部署、武器平台的主要挂载、敌方目标的大致规模和部署区域,明确任务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并假设AI完全了解每一款武器平台的主要参数和战场角色。可以通过将任务简报和相关背景、具体的挂载数据完整提供给Bing AI来进行这一步,并明确要求需要得到推演方面的作战计划建议。由于AI倾向于过度的联想,会提出想定中不存在的资源进行战略和战术安排,因此必须使用基于想定的限制条件加以约束。
对于Bing AI而言,很多时候在“平衡性”和“精确性”模式下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此任务,因此我们使用“创造性”模式。对于Chat GPT,我们使用了逻辑推理能力更强的GPT 4.0。以下是交互情况的一些截图:
本文尝试了将GPT 4.0或者Bing AI应用在推演前期的信息汇总、情报分析、决策与计划阶段,由于文字这种单一模态的输入存在较大局限,而并未赋予其全程参与OODA循环的角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在过程中不断反馈战场情况并引导输出更新方案的做法,相信也会十分有意义。
想定简介
本文采用了国外网友“Craigkn”制作的想定“US/China War 2025: USAF Wing vs PLAN Fujian Battle Group”。该想定探讨了美方在没有航母打击群与水面作战编队和卫星的支援下,实现第一岛链反A2/AD作战的作战意图。在此前的多次推演中,我们已经多次通过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成功实现了对于美方航母编队的打击,这也说明了美军在未来战争中,可能会更多地依赖空军基地和隐形战斗机来进行反A2/AD作战,同时,这也意味着美军在海上的作战能力和自由度会受到限制。想定假设美方卫星受到网络攻击(亦可能是物理打击),因而无法很好的实现对于解放军航母打击群的发现和定位,这也是一种合理的预判。总体来说,想定从美方视角,以现实的可能性做出了假设。
在该想定中,解放军海军在台湾以东的菲律宾海域,沿第一岛链部署了一个航母打击群(CSG,包括福建舰航空母舰)、一个水面作战编队(SAG,包括一艘055型驱逐舰),以及一个水面反潜作战编队。毫无疑问,这是解放军为了应对台海局势的一种战略部署,旨在通过在台湾以东的海域形成封锁态势,向台湾地区当局施加压力,同时也是台海有事时,解放军抵御外来干预的一种可能的迎战姿态。在与《舰船知识》合作的推演中《祖国统一之战的仿真推演》中,我们也采取了这样的部署态势。只不过本次想定中,福建舰部署的位置更加前出,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岸基力量的支援半径。
此外,该想定作为一个假想的未来战争,涉及到一些近期未来的武器和技术,比如美军的AIM-260 JATM(联合先进战术导弹)、Rapid Dragon Weapon Pallets(迅龙导弹系统)、AGM-158C LRASM(远程反舰导弹),以及解放军的003型福建舰,因此,有大量未经检验的战术在推演中出现,推演过程仅为大家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推演结果并无参考意义,更应关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事实。本次推演,我将从美方视角进行推演,并从中方视角进行探讨。
任务简报
情况:
2025年,在中美台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的同时,美国与北约与俄罗斯爆发了战争,中国向台湾、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洋的力量发动了大规模的弹道导弹打击。几乎所有美军基地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数百架战机和多艘舰船在地面和港口被摧毁。
美军调动了可用的飞机,向刚刚修复的三泽空军基地部署了远程的空军力量。在敌对行动开始之前,3架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已经部署到了菲律宾的一个分散场,并在最初的弹道导弹打击中幸存下来。澳大利亚已经将加油机和情报侦察监视(ISR)力量转移到达尔文皇家空军基地,以支持盟友的战争努力。
目标:
作为美国空军远程力量的指挥官,作战目标是使用己方空中力量发现、定位和摧毁在菲律宾海航行的福建舰航母打击群。在敌对行动开始之前,福建航母打击群已经部署到了菲律宾海的蓝水水域,并且正在拦截往返台湾的航运。支持福建航母战斗群的是一个水面作战编队(SAG),它也对空中和海上通讯线路构成威胁。任务的主要目标是福建舰航空母舰,次要目标是它的护卫舰和水面作战编队。解放军的网络攻击使美国和盟友的侦察卫星失效,必须使用ISR力量来发现和定位解放军海军的舰队。
很可能远程部署到三泽空军基地的力量并未被中国忽视,因此必须在六个小时内发动你的打击,以避免中国先发制人的弹道导弹打击。
美方力量:
- 美国空军远程打击力量,部署在日本三泽空军基地
第90战斗机中队(6 x F-22A),第355战斗机中队(6 x F-35A),第23轰炸机中队(2 x B-52H),第37轰炸机中队(2 x B-1B),第517运输机中队(2 x C-17[迅龙]),第168空中加油中队(6 x KC-135R),
- 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机分遣队,分散到菲律宾麦克坦空军基地
海军陆战队第121战斗打击中队(3 x F-35B),海军陆战队第152空中加油运输中队(1 x KC-130J)
- 皇家澳大利亚空军,达尔文皇家空军基地
皇家空军第11中队(2 x P-8A),皇家空军第33中队(3 x KC-30A),皇家空军第92翼(2 x MQ-4C)
AI作战思路及简评
- Bing AI生成的作战决策
- 由于敌方航母打击群和水面作战群的位置不明,需要先进行侦察。我会派出两架MQ-4C无人机从澳大利亚达尔文机场起飞,分别沿着菲律宾海域的南北方向进行搜索。同时,我会派出两架P-8A反潜巡逻机从澳大利亚达尔文机场起飞,分别沿着菲律宾海域的东西方向进行搜索。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四角侦察网,提高发现敌方舰队的概率。这些侦察机都会携带AGM-158C LRASM反舰导弹,以备遇敌时发动打击。
- 由于敌方可能拥有强大的防空能力,需要先压制敌方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我会派出两架B-52H轰炸机从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起飞,每架携带16枚ADM-160C MALD-J电子战诱饵导弹。这些导弹可以模拟友方飞机的雷达信号,干扰和欺骗敌方的雷达系统,同时也可以对敌方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进行攻击。这样可以为后续打击行动创造条件。
- 在侦察机发现并确定敌方舰队位置后,我会派出两架B-1B轰炸机从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起飞,每架携带24枚AGM-158C LRASM反舰导弹。这些导弹可以利用自主导航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远离敌方防空范围的情况下,对敌方舰队进行精确打击。我的主要目标是敌方的福建舰航母,次要目标是敌方的055型驱逐舰和052D型驱逐舰。
- 在B-1B轰炸机发射导弹后,我会派出六架F-22A隐形战斗机和六架F-35A隐形战斗机从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起飞,每架携带四枚AIM-260 JATM空空导弹。这些战斗机将负责掩护B-1B轰炸机撤离,并对敌方可能出动的舰载机进行拦截和压制。AIM-260 JATM是一种未来的超视距空空导弹,可以对抗敌方的KJ-600预警机和J-15B舰载机。
- 在F-22A和F-35A战斗机起飞后,我会派出三架F-35B隐形战斗机从菲律宾麦克坦空军基地起飞,每架携带四枚AIM-120D中程空空导弹。这些战斗机将负责对敌方的反潜编队进行打击,利用F-35B的隐身能力和多功能雷达,对敌方的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进行攻击。
- 在所有的打击行动进行的同时,我会派出两架C-17运输机从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起飞,每架携带五个Rapid Dragon Weapon Pallets,每个包含九枚AGM-158C LRASM反舰导弹。这些运输机将利用Rapid Dragon系统,将导弹投放到空中,并由导弹自主寻找目标。这样可以增加对敌方舰队的打击密度和饱和度,提高打击效果。
- 在所有的打击行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会利用六架KC-135R加油机和三架KC-30A加油机,为所有的飞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持。同时,我会利用一架KC-130J加油机,为F-35B战斗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持。这样可以延长所有飞机的作战时间和范围,增加作战灵活性和效率。
以上作战思路由Bing AI生成,其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例如:
第1点中,尽管有报道称美军考虑为P-8A加装AGM-158C,但这一步并未实现,同时,没有消息证明MQ-4C能够挂载AGM-158C,因此,四角侦察网的建议是好的,但是携带反舰导弹并不是一个好的建议,也违反了事先提供的信息。
第5点中,尽管已经明确了部署在菲律宾的F-35B只有对空挂载,Bing AI还是执着的建议要利用F-35B对“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进行攻击”。
不过,瑕不掩瑜的是,对于B-1B和C-17的打击方案和目标的选择,Bing AI的建议是正确的,此外,Bing AI还主张利用B-52H投放ADM-160C MALD-J电子战诱饵进行防区内的电子压制,并利用F-22A和F-35A携带AIM-260 JATM对抗解放军的KJ-600,以削弱解放军的空中感知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战术建议。对于支援任务,Bing AI也并未忽略,着重设置了加油任务。由于航程较长,加油任务在想定中亦非常重要。
- GPT 4.0生成的作战决策
计划阶段1 - 侦查与定位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福建战斗群的精确位置。由于美国和盟友的侦察卫星目前已经被敌方网络攻击击落,我们必须使用我们的有限的机载ISR资源。这将涉及RAAF达尔文基地的2架MQ-4C无人机,以及2架P-8A反潜巡逻机。这些飞机需要立即起飞,进行广域搜索,确定目标的大致位置。
计划阶段2 - 打击准备
一旦我们找到福建战斗群的位置,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打击计划。基于敌方舰队的强大防空能力,我们需要使用高度适应对抗现代化防空系统的武器,例如AGM-158C LRASM反舰导弹。我们的B-1B轰炸机和C-17(装载Rapid Dragon武器托盘)可以携带这种导弹。为了提高打击的成功率,我们还需要使用ADM-160C MALD-J电子战干扰敌人的雷达系统,这将由B-52H轰炸机执行。
我们的F-22A和F-35A战斗机,以及驻菲律宾的F-35B将作为我们的空中优势力量,它们的任务是保护我们的轰炸机和其他飞机免受敌方舰载战斗机的威胁。由于他们的隐形能力和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这些战斗机应该能够对付敌人的舰载J-15B战斗机。
我们的6架KC-135R和3架KC-30A空中加油机应准备好对前往打击任务的飞机进行加油。
计划阶段3 - 打击
- 当我们的飞机达到预定位置时,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启动打击:
- F-22A和F-35A战斗机进入战区,与可能的敌方舰载战斗机交战。
- 同时,B-52H轰炸机释放ADM-160C MALD-J,干扰敌方雷达系统。
- B-1B轰炸机和C-17(装载Rapid Dragon武器托盘)接下来进入战区,发射他们的AGM-158C LRASM导弹打击敌方舰队。
- F-35B从菲律宾起飞,为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提供空中掩护,同时防止敌方任何可能的反击。
计划阶段4 - 撤退与评估
一旦完成打击,所有飞机立即撤退。回收的ISR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会被用于评估打击的效果。如果首次打击不成功,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打击。
GPT 4.0在生成决策时更加严谨,没有Bing AI中出现的逻辑漏洞。就整体方案而言,两者给出的高度雷同。
推演过程
战损与消耗
总结与反思
作为首次尝试使用GPT 4.0/Bing AI进行推演决策,整体效果无疑是超出预期的,GPT 4.0/Bing AI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逻辑能力进行情报分析,在目标清晰、信息充分和约束条件严格的情况下,GPT 4.0/Bing AI在战略和战术决策方面也展现了相应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给出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其中GPT 4.0在逻辑方面更胜一筹。我们呼吁大家在兵棋推演领域使用GPT 4.0/Bing AI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使用公开发行的商业版本与公开发布的想定)。
就推演本身来说,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提高了美国及其盟友在第一岛链内外的反舰能力,对中国海军在第一岛链的作战行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和海上通道保障能力。可以想象的是,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将催生新的作战方式,与解放军日益成熟和领先的反舰弹道导弹技术相对应,迫使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濒海战斗都变得更加不可靠,以至于最终将把以航母为主力的海上决战推向大洋深处或是无法发生。《舰队战术》一书中提到的“军舰挑战堡垒非明智之举”的重要原则,在今天来看,由于陆基反舰力量的空前发展,而再次得到确认与加强。解放军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威胁和挑战,可能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 加强情报侦察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清除敌方的侦察和预警节点,确保己方对于敌方的信息黑洞,避免被发现和定位。如想定中,解放军海军面对美军无人机、P-8A等侦察战机,可通过扩大空战巡逻区域有效应对,但对于F-35A/B,F-22A等隐形战机兼信息节点,解放军舰载机存在明显的代际劣势,无法消除己方的信息泄露,因此,隐形舰载机至今仍然是有待补足的重要一环。
- 在第二岛链毫无优势的情况下,解放军航母打击群不应当、亦没有理由主动脱离岸基体系的支持,只身前出第一岛链面临不对等的打击。必须承认的是,一旦战争来临,在面临着诸如美军这样的对手时,解放军航母打击群将只有在第一岛链内活动的自由,这样正如面临着我军这样的对手时,美军航母打击群将只有在第一岛链以外活动的自由。
就第二点而言,可以展开说说。2022年6月,应《舰船知识》的合作邀请,我们准备上一个双航母绕日的想定,并试图将冲突规模进行限定,但现实的问题是,基于美日新安保条约的存在,最终无论如何都会是一场大战收场。尽管选题颇具挑战且合理性存疑,但我们还是很认真的进行了想定设定和推演,最终的结果是是在西太平洋的解放军航母编队会消耗掉所有J-15型舰载机,随后耗尽防空导弹。综合既往在南海方向上的多次推演,我们更加确信,由于陆基设施的建设,南海多个机场如今已经形成犄角之势,雷达网密布,作战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在体系的支持下,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优势战场;但是东海方向,尤其是日本、冲绳、台湾地区构成的第一岛链以东,缺乏体系支持,ISR(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尚无法有效覆盖,非常不利于我们作战,无异于虎口拔牙。
然而,在手段有限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原则,莫过于秉持“先发制人”的经典海军战术原则。以下,我们尝试通过先发制人对三泽空军基地实施弹道导弹打击的方式,来获得对于美军进攻手段的减弱和抵消。
需要明白,本想定并不是一个全面的对抗的想定,因此模拟结果并不能反映中美第一岛链对抗的最终结局。但它合理的假设了美军基于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无法使用航母打击群投入第一岛链作战的情形,同时,第一岛链作战中,中美双方的侦察卫星将不可避免地遭到攻击,因而,想定也合理假设了没有卫星侦察支援的情况下,单凭空军的侦察和情报体系,来获取舰队信息的情境,使得这一假设对于双方而言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想定中,解放军航母编队过于前出的设定为人所诟病,但这正如此前一系列想定中美军航母打击群迎着东风导弹在第一岛链附近被击沉的状况一样,因此,兵棋想定本身可能会具有一些合理性的问题,但要了解,它构建了一个特定的情境,甚至只是一个抽象化的局部,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才是需要我们正视的意义。
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对台的统一之战,不会是孤立的台海战争,而是涉及到第一岛链范围内的区域战争,就这一点而言,该想定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现实图景的一个侧面,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正如《舰队战术》所言,“每一个指挥官的目标都是集中火力完成任务。集中意味着从时间和空间有效的控制节奏。集中是向关键节点一次性释放毁灭性的攻击能量......现代海战要求速决与摧毁,最常见的情况是战斗结局在首轮射击开始以前就决定了。”为了确立第一岛链的优势,我们势必如想定中所言,"向台湾、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洋的力量发动大规模的弹道导弹打击。几乎所有美军基地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数百架战机和多艘舰船在地面和港口被摧毁。"但我们清楚,现实中“先发制人”对于中方而言未必是一个可选的选项,同时,中方在第一岛链内的优势尚无法外溢至第二岛链。没有在第二岛链建立显著优势,将意味着战时对于第一岛链的突破可能是脆弱的,甚至可能是需要回撤的。
我们拥有的筹码是什么?难道只能像胡锡进认为的那般“没有胜算”?多年以来,我们在军事技术上一路狂奔,缩小了与美军的差距,但答案可能仍然是,不要在敌人预设的战场上与敌人对决。
19世纪时,俾斯麦说道:“在我们这个奇妙的时代,强国因良知的顾忌而软弱,弱国却因胆大包天而强悍。”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前也说过,“所有的出征都必须是为了和平”。当中美双方得以因力量的螺旋式攀升而彼此顾忌,便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
相关链接:
中国是否已经冲破第一岛链?如果没有,如何突破第一岛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