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谁给他的勇气?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8
阅读量:
13

《狂飙》中徐江咋说的,“给他面子,叫一声叔,不给他面子,我让他入土!”

大唐最精锐的数十万边防军,在安禄山手里,要不是给唐玄宗叫干爹,早TM让大唐盛世入土姓安了。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
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范阳到洛阳,地图直线距离是近700公里,安禄山平均每日行军超25公里,什么概念呢?

古代日常行军,也不过是30-40里左右,安禄山是造反,一路就算没有攻城拔寨,也得接收城市吧,这TM属于极限用兵、极限操作。

短短一个月,从燕山脚下杀到了黄河南岸,攻破洛阳。所谓气吞万里如虎,不外如是。

作为对比,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最后直取南京,从北平打到南京,花了半年的时间。

十二月初二日,燕师出北平;
正月十二日,燕军在馆陶渡河(距离北平约450公里);
正月三十日,师至徐州(距离北平约700公里);
五月初七,燕师下泗州。王谒祖陵,赐父老牛酒。(距离北平约800公里)
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

作为对比,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从北京御驾亲征;
八月初一,明军到达大同(行军约300公里);
八月十五日,英宗北狩。

说实话,但凡知兵之人,看到安禄山这种行军速度,看到安禄山这种莽劲儿,就应该明白,安禄山当节度使,是给了大唐多大的面子,但是有人不珍惜啊。

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
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禁卫皆市井商贩之人,乃开左藏库出锦帛召募。因以高仙芝、封常清等相次为大将以击之。
禄山令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

15万人,夜半行,平明食,日行六十里,连续30天急行军。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大概只有共和国的巅峰步兵了吧!!!

军事上有句话叫“如臂使指”,

古代有句评价叫“汉高祖可将兵10万”,

现代有个词叫“大兵团作战”。

无论是后勤能力、组织能力、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还有政治上的上下一心能力,必须臻于化境,才能做到。

MMP,就冲安禄山这个行军,是哪来的勇气敢逼反安禄山的???

我估计,天宝十四载(755年),唐玄宗召安禄山进京,给安庆宗赐婚,他的心情是这样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