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人都喜欢贬低自己的孩子?
家庭带来的伤害进行日复一日的战斗与抗争,并且极其容易陷入严重的精神内耗。
刻在基因里的贬低养育习惯。就像空气一样自然。
从小生活在被贬低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深入骨髓,它是刻在基因里、血液里的习惯,是潜意识习惯
要改、除非是这个人极度敏感、又因被贬低教育备受心理折磨,像是心魔、不除活不了正常生活,所以才发誓要改,并且时刻警醒自己,战战兢兢地时刻对抗自己的潜意识。
那这种人一定会改,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后代实行鼓励、看见式肯定教育。
作为被贬低教育的“产物”———我也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张口就是说最亲近人的缺点,这个像是我的绝世神功,从不失手。
我也是父母谦虚、含蓄、贬低式教育。当有人夸我听话、稳重时,我妈就会说“你可不知道,她昨天刚手忙脚乱地干一件挫事”
当我看父母太忙、没时间做饭、我就学会做稀饭、蒸馒头,我父母首先不是高兴我把饭做熟了,而是骂我啥也不知道就乱弄,你说他们高兴我这么懂事学做饭吗?肯定是高兴的,但是嘴里出来的就是你瞎添乱…
当我做好事情时,我父母鲜于夸我一句,每次都会来一句我噩梦般的“你这妮儿啊,真是哩…”
于是我从小到大,最怕麻烦别人,最怕打扰别人,最怕别人说我好烦,最怕别人给我不耐烦表情和语气,最怕别人说我不好、更让我崩溃的是还有人在旁边附和……
这种场景会让我无地自容,陷入从小到大那种被贬低、被嫌弃的场景,噩梦一般……
所以我十几岁的时候无意说了别人一句什么,被我姐叫到旁边:你刚刚说的啥呀?你为什么那么说,你看那小姑娘手脚多利索、人多麻利啊(动作快、能干、勤快),你仔细看看她是这样吗?先别着急下结论……
之后我姐就刻意引导我去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让我能夸出口,哪怕只是说一个“好”字,她就超级开心表扬我:你现在进步真快,你现在能看到别人身上好多优点,你说别人优点时真好看……
我姐也是贬低教育的受教者,但是她爱读书,她会时刻复盘,当她觉得这个不对、这个事情感觉不对劲时,她就去查资料找答案,她在发现是我们原生家庭的问题后,她就开始刻意引导我,
那个时候我还小,十几岁,价值系统正在构建中,所以相对比较容易,加上我也很敏感,自己在贬低别人、或者被贬低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没错,贬低别人时我也很难受,因为这种贬低我自己先听得到……
所以,不是大人喜欢贬低孩子,而是他们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他们把贬低教育当成了核心教育、主流教育,而这种行为是无意识下的潜意识行为。父母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除了这种教育,不懂别的。更不习惯别的,那样会让他们不自然、没安全感。
也是因为他们自己受贬低教育长大,这种教育模式像是一座大山,遮挡住他们目光所及之处,让他们意识里更加为潜意识的贬低教育按确认键———这种教育是正常的、自然的。
再说一句老年人经常说的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句话是最能说明环境———原生家庭、小孩子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决定性影响。要不狗带大的老虎怎么会怕狗、狼孩儿怎么跟狼最亲、老鹰跟着鸭子长大不会飞只会呱呱叫?!
底层穷人父母对孩子最残酷的行为就是:
没钱,但是一定要生下他,让他尝遍酸甜苦辣。长大后,继续对他pua,让他产生自己不配一切美好事物的想法。但凡他花钱超过一点点,就会有强烈的心理负担。即使他花千倍万倍的努力得到的成果,也依然会觉得自己配不上。
我早就说过,贫穷,只是穷人身上最表面的、最不起眼的缺点。真正残忍的,是穷人小孩从生下来就要面临的,永无止境的贬低与嘲讽。
他是孩子,他也是一个人。鲁迅先生曾说过,小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后也成不了人。
底层父母本身自己活得猪狗不如,生下小孩还要像猪狗一样去奴役他,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把他拴在驴子磨盘上,日复一日逼着他努力学习、刷题、考试、996、结婚生子,重复他们悲哀的命运,何其哀哉!
两只老鼠能生出蛟龙桂凤,本来就是赌概率,而且概率极低的事件。老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却从来不看别人家的家长。
赌赢了,孩子成器了,可以救自己脱离苦海;孩子很普通,还理所当然责怪他不努力、不孝顺。
感情只要做了父母,就永远是占据道德制高点、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了?
你在社会上啥也不是,你的孩子只能比你地位更低,那他该活得有多惨?
某地某中学连续发生7个中学生跳楼的事件,震惊家长圈。可我看到一位父亲对此的评价是:活该。这些孩子没有一点抗压能力,死了也活该,不值得可怜。
我觉得悲哀。太悲哀了。
在这个所谓的高质量“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大言不惭,说年轻人不想生成本高并非主因。高昂的经济成本固然重要,但是文化观念的改变恐怕更加重要。
以前人们认为结婚生子人生和家庭才会完整,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追求自身发展和自我快乐,如果生育会阻碍自我发展和享受生活,那么就会选择不生,有些人甚至选择不婚。
在他看来,生活成本高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过去家庭收入很少,但要生育和养育三四个孩子,生活成本同样很高。
不用想,此言一出,评论区必然是被骂个狗血淋头。
年轻人不生,还真不是因为太自私了。相反,年轻人更能和自己未来的孩子共情,不想让孩子再经历一遍自己遭的罪,所以才选择不生。
要是有钱,有爱,谁不愿意生呢?
既没钱又没爱,生下孩子继承上一代的贫穷、痛苦,给富人当牛做马做时代耗材,成为别人的附属品,提线木偶,浑浑噩噩活一辈子没有自由,这样的人生,如何忍心让下一代面对呢?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可枷锁也有轻重之分。
底层穷人的灵魂早已在出生时就被锁死,想要获得自由,除非完全与原生家庭决裂,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攀贵人,在人生几次重大选择上全部实现阶级跳跃,才能有一丝摆脱被奴役灵魂的机会。
只有当你达到一定高度时,全世界才会对你彬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