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开始健身,如何开始?

发布时间:
2023-08-24 12:27
阅读量:
13

走路。抓住各种机会和时间,走路,走到自己进入走路的“自由世界”——走了就开心,走了就志得意满。

先定义“中年男性适合”:指以下三个特性

——容易开始,万事开头难

——方便提升“年度运动概率”或者确保平均运动日占比超过50%

——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运动量,不能累上加累

以下是分析答案。

勉强具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我是在42岁的时候面临这个选择的,那一年儿子要中考,因此陪他跑步,突然发现:身体太弱了,儿子跑了1km,再追上我,我才跑完300米。不仅如此,喘不过气来了。

儿子很担心我,我也觉得不好意思,然后就开始了恢复以前从事过的运动:

——篮球:要有球友和场地,偶尔可以,坚持不了,而且强度偏大

——羽毛球:还没有开始,就有一个同事“脚筋给打断了”,去探望他的时候,医院的墙上有宣传“长期没有运动的人,不宜立刻从事羽毛球等激烈运动”

——游泳:时间成本太高了,游半小时起码要消耗接近1.5个小时

——健身房:完全坚持不下来,而且教练折磨你的时候,电话没完没了

正好有个老大哥同事,他在宣传他的走路方法——机场走路法,完整的论证过程如下:

¹成本低:利用的完全是垃圾时间,反正你在机场必须要富裕这么半个小时。

²效益高:一举五得,哈哈

——运动了腿,锻炼了身体

——可以东张西望,颈椎也活动了

——可以欣赏帅哥美女,“洗眼睛”

——可以调节情绪,放松一下

——万一真的看到美女,心情好

³无需附加条件:这个好理解,只要鞋合适就行。

⁴附带效益高:如果人少可以想想心事;如果有事,可以边走边打电话协调;如果人多一起走还可以顺便团建(有时候看加班话题,再回想当时我们对时间的精打细算,不得不承认,从事的行业确实是:把女生当男生,把男生当牲口,把自己当别人家的牲口啊)

⁵确保一年的锻炼频度。他大概一年出差80次,这样在机场就是160天,如果几乎都做到了走路(真有那种精疲力尽完全动不了的时候),那么一年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做到了锻炼身体。他每次都走到广播催促登机。

他的论证无懈可击,而且效果明显——据说已经减少两三斤了。我们都有一样的过劳肥,也有差不多的出差量。所以我也采取了这个方案。

走了一段时间(半年)后,发现胃口好了,体重反而增加了,但是感觉自己瘦了(体积减少)。

就加大了走路的场景:上下班。方案是走半个小时再坐地铁。坚持一年后,瘦了两斤。

然后基本上一年2斤左右,总共减少8斤左右,就遇到瓶颈期。

这个时候以后,走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能走就走,不在想该不该走。偶尔有很零碎的时间——会议休息啊之类的,都去走一走,效果明显。

相信时间的力量,关键是坚持,而不是偶尔运动一下,因此走路的确是适合自己的最佳运动。

唯一的障碍是空气质量,有段时间雾霾严重,走的时候担心影响身体,后来查了一篇论文,结果居然是在有雾霾的时候,走路的效果也比不走路好,他的核心逻辑是你在室内也要呼吸,走路增加的“呼吸量不大”,如果再戴口罩就更少了,因此结论是:戴口罩走>走>不走。这个试验不充分的结论供参考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