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安剧《于无声处》所想到的——你身边有听说过间谍或者特工的事情嘛?
一:郑苹如
暗杀丁默邨失败后被捕处决
年仅22岁
郑苹如就是《色戒》女主的原型。郑苹如是中日混血,她的父亲是一名爱国将领,早年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参加了革命。并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郑苹如的母亲。郑苹如的母亲原名木村花子,但她与大部分日本武士不同,她在听说了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后,对日本人的恶劣行径深表愧疚,最后还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中国名字,跟随丈夫回到了中国生活。
郑苹如从小生活在日本,熟悉日本文化,精通日语,美貌出众,这使她在民国时期成为了一位传奇间谍。在进入中统后,她凭借自己的才智和美色,结交了众多日本军官和高层人物,这些人成为了她获取情报的来源。
1939年郑苹如接到命令要除掉汉奸丁默邨。丁默邨曾经是郑苹如所上学校的名誉校长,作为学生,仰慕、爱戴校长是理所当然的。加上丁默邨有个好色的坏毛病,郑苹如很顺利的就接近了丁默邨。丁默邨狡猾又谨慎,几次在设好的猎杀中逃了出来,郑苹如也因此暴露。被捕后,有特务怜惜她,不忍下手。郑苹如不愿意投敌换取苟活,更不愿意父亲因为自己名声受损。她在狱中给父亲送去了最后的话,“我很好”。1940年2月,三声枪响划破夜空,郑苹如倒在了血泊之中。
二:黄慕兰
一生4次入狱,2次丧夫丧子
终年110岁
黄慕兰,原名黄彰定,1907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户名门世家,12岁被父母送进了革命活动十分活跃的长沙周南女校读书。周南女校当时培养了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学生,像蔡畅、杨开慧、丁玲等。黄彰定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让她有了献身于革命的想法。尤其当她读到《木兰辞》时,被花木兰的事迹所感动,在参加革命后她便改名为黄慕兰。黄慕兰16岁就嫁给了一个烟鬼,这也是她的第一次婚姻,因为丈夫只会吃喝嫖赌抽,她无奈的逃离家乡,远赴汉口。
1926年,黄慕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结识了杨开慧、郭沫若等。1927年,黄慕兰与中央军委机要处的主任秘书宛希俨结婚了,两个人并没有举办婚礼,但在报纸上刊登的结婚启示,就是宛希俨对黄慕兰最好的情书,之后,国共第一次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宛希俨夫妇也成为了地下党员,黄慕兰正是开始了她的潜伏工作。1928年,黄慕兰的孩子出生了,生逢乱世,永远不知道下一刻身在何处。在孩子出生之后没多久,宛希俨便去到了西南地区参加战争,在这场战争之中,宛希俨牺牲了。
黄慕兰来不及悲痛,就被派到了上海工作,而他们的儿子也送到了老家,由祖父母照顾,黄慕兰又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到了上海,由于工作关系黄慕兰认识了贺昌,两人接触频繁。而贺昌在工作中给了她不少指导,也时不时关心黄慕兰的生活,还引导她走出了丧夫之痛。就这样,两人顺理成章地结为了夫妻。
1931年,黄慕兰的同事被捕。她积极领导组织营救工作,并且打通关系。获得了当时司法界大人物陈其寿的儿子陈志皋的好感,陈志皋向黄慕兰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在这期间,她也从陈志皋那里了解到了许多有利于组织的情报,她把这些情报通通汇报给了上级。两人相处的时间长了,黄慕兰的心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但是身为有夫之妇,她十分的忧愁,她放不下贺昌,同时,陈志皋的热情也一次又一次打动着她。终于,在一次收到陈志皋用鲜血写的情书后,她彻底动摇了。而且组织认为,陈志皋的人脉关系对他们的营救行动是十分有利的。黄慕兰和陈志皋的结合,有利无害。为了组织,也是为了自己的真实内心,黄慕兰开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与前两次不同,这次,陈志皋为她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婚礼。婚后不久,贺昌牺牲的消息传来了,终究,她还是经历了第二次丧夫之痛。
黄慕兰与陈志皋成婚后,便定居在了杭州,黄慕兰也一直在秘密地为组织提供情报,上世纪五十年代,黄慕兰受到牵连入狱,在之后的17年,尽管遭遇了牢狱之灾,但黄慕兰始终坚定不移的相信着我党,在邓颖超的帮助下,黄慕兰最终平反。新中国成立之后,陈志皋去到了国外做生意,就此抛下了黄慕兰。黄慕兰便一直独居,2004年,110岁的黄慕兰去世,结束了她的一生。
三:英茵
秘密从事抗日活动
年仅26岁
英茵,北京人,1916年出生。家族原为名门望族,母亲是爱新觉罗淑仲,从她的姓氏可以看出她与清皇室有血脉关系。父亲英敛之创办知名的《大公报》。英茵也是人们熟悉的演员英达的姑奶。英茵幼年时,家道中落。她家教良好,多才多艺,喜欢唱歌跳舞。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到上海的歌舞班学习。1936年,英茵加入明星公司。她长得端庄、秀丽,柔媚大气,非常上镜,得到了不少角色。
上海沦陷后,电影公司带着旗下的演员一起听从政府的号召,前往重庆进行抗日演出。在重庆,英茵遇见了那位值得让她付出一生的男子——平祖仁。平祖仁在外是风流倜傥的才子,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特工,他平日的主要任务就是潜伏于上海收集情报,助力前线抗日。平祖仁在与英茵交往之初,便向她吐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将自己的潜伏身份和盘托出。他看中英茵的聪明机警,而且身份十分特殊是上海滩的当红明星,这是作为情报人员非常好的条件。最后,英茵决定同他一同工作,并肩作战。
后来,平祖仁被捕,英茵想到了一个可以救命的人——袁殊。她记得有人说过,袁殊与“76号”的头目李士群是莫逆之交。因此,她什么也顾不上了,赶忙去寻找袁殊,请求他的帮忙。见了袁殊后,他也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救下平祖仁一条命,可是他却提出了让英茵委身于他的要求。英茵无可奈何,只得含泪屈从。可尽管如此,平祖仁依旧于上海被杀。英茵运回了平祖仁的尸体,花大价钱将平祖仁头部弹洞修补好,安葬于万国公墓,并在平祖仁的墓地旁给自己也买下了位置。
1942年1月19日,这是平常的一个日子,是平祖仁牺牲后的第11天。英茵来到上海国际饭店,此行并非为了赴好友的饭局,她定下了一间客房。在吩咐服务员不要任何人来打扰后,她就去了客房,期间举止并无异常。过了许久,服务员按服务流程去敲门多次无人响应,在他拿客房钥匙开门后,发现英茵已经毒发身亡,毒药是生鸦片、烈酒和安眠药的混合物。
四:萧明华
因身份暴露被捕折磨致死
年仅28岁
萧明华出生于1922年,是浙江嘉兴人,她从小内向胆小,早年的时候就读于河南省立学校开封师范,后来因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跟随父母来到了重庆。在这里萧明华考进了重庆师范,学习汉语言文学。在这里她认识到了将来的革命伙伴朱芳春,在其影响下,对于红色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就这样在朱芳春的推荐下,萧明华成了一名情报员。
由于成绩优异,萧明华还被推荐进入了国语师资培训班学习,在这里,她研究国语注音和符号的运用,并且小有成就,这也为她将来的潜伏工作埋下了伏笔。在她即将毕业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台湾大学担任国文系主任老师台静农的邀请,因为台静农知道萧明华精通国语注音、语音应用的教学功力。于是,他多次写信给萧明华,希望她可以去台湾任教。当时正处于全面解放之际,这次远赴台湾无疑是打入敌军收集情报的最好机会,最关键的是自己有台静农先生的邀请,自己会暴露的几率微乎其微。
1948年,在台静农的多次邀请之下,萧明华告别了父母,只说自己将前往台湾教书,隐瞒了真实任务。凭借出色的教学水平和大学教师的身份,萧明华接触了不少社会名流,时间来到1950年,萧明华已经为组织提供了数百份情报,光文字就有八万五千字之多,为后续我党活动作出重大贡献。
自新中国成立后,老蒋大怒,他命令手下加快搜捕共产党员的进度,要求他们一定要留下活口,从而逼问情报,萧明华很快被查出被捕入狱。在狱里,萧明华受尽非人的酷刑,也始终没有供出同伴的名字。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萧明华才终于被中共中央调查部追认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
五:张露萍
身份暴露被捕遇害
年仅24岁
张露萍原名梨琳,1921年出生在四川省崇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学校中她就投入了爱国抗日运动。1937年,张露萍决定赶赴延安。有人觉得一个千金大小姐根本就没办法吃延安的苦,可是张露萍说:延安是抗战圣地,我一定要到那里去,为抗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刚刚去往延安的张露萍确实很不习惯那里的苦日子,她很想吃成都的棉花糖。但她更知道自己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享福的,而是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受一点苦难又有什么大不了?就是在延安他认识了丈夫李青,并且经过组织同意结为了夫妻。然而,他们新婚燕尔之际,张露萍被组织派往四川完成任务。
1939年18岁的张露萍与另外一位地下党张蔚林伴做兄妹,在我党的安排下潜入国民党特务机构,开展地下情报收集工作。聪明机智的张露萍很快便得到了戴笠的赏识,他将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她去做。每次戴笠安排的任务,她总能完成的又快又好。当然她也很小心将对方的情况传递给我党。有一次戴笠准备袭击我党的一个据点,张露萍立马将消息传递了出去,戴笠一行人扑了个空。戴笠知道这绝对是内部出现内鬼了,进过他一系列的排查,他确定张露萍就是这个内鬼。
张露萍被捕之后就开始装糊涂,无论别人问她什么问题,她都回答不知道。戴笠在张露萍的身上用了很多酷刑,张露萍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就是什么都不肯说。最终戴笠知道从她口中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只好将她关押到了集中营。就在这里,年仅24岁的张露萍光荣就义。
六:朱枫
因叛徒出卖被捕
年仅45岁
朱枫出生于浙江,家庭生活还算富裕,凭借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自身的才华,她早早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女。1921年,朱枫来到宁波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因为她优异的才学和出众的容貌,大家都称她是“才女校花”。 朱枫在学校中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明白了民族的危机,也清楚地看到能够救祖国的道路,因此就毅然参与到了爱国活动当中。1927年,她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那时候她22岁。丈夫与她一样,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两人在后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互相帮助,感情深厚。婚后几年,他们就有了女儿朱晓枫。随着九一八事件的发生,东北战事频发,朱枫一家便来到浙江逃难。而之后不久,朱枫的丈夫思虑过重,因病去世了,残忍的留下朱枫和他们的三个女儿留在人世。
1937年,七七事变过后,朱枫更是将自己所有的收藏品和创作全部都抛售出去,捐赠给了组织用来抗战。1945年,抗战结束,朱枫如愿加入了我党组织,一心一意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了。1949年底,由于老蒋逃到了宝岛,组织急需要一个人前往宝岛将“密使一号”手中关于宝岛的重要情报传递回来。这个时候朱枫与前夫的女儿陈莲芳怀孕后给她写信让她到宝岛暂住,陈莲芳和女婿当时都是老蒋情报部门的干部,朱枫顺利成章成为了组织最合适的人选。深入虎穴工作,危险程度可见一斑,但为了祖国能够早已统一,革命能够早日胜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往。
朱枫来到台湾后,展开了一连串紧张刺激的工作,超过了四十天的时间。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任务。然而,台湾当时局势紧张,对地下工作者进行了严厉打击,即使像朱枫这样出色的地下工作者也面临巨大的危险,在台湾地下党的两名主要干部先后被捕,经过酷刑逼供后叛变。朱枫深知自己已无法获救,便决定以身殉国。她偷偷地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分解并吞下,希望用毒药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敌人发现了她的行动,朱枫的计划落空了。1950年的六月,朱枫在台北的马场町被枪杀,临刑之际,她仍然怀念着祖国,壮烈牺牲,年仅45岁!
七:陈修良
潜伏南京,策动国民党军人起义
终年91岁
1907年,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开心的父母为她取名陈修良。作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自然是不用为吃喝发愁,在父母的照顾下陈修良到了上学的年纪,虽然当时大多数的学校不收女学生,但是在宁波当地恰好就有一座女子师范学堂。聪慧的陈修良不仅完成了学业,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期间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在毕业后没多久就加入了共青团,担任《少年先锋》的编辑,随后又成为了向警予的秘书。1927年,在向警予的介绍下,陈修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32年,陈修良和有着共同理想的沙文汉结为夫妇,沙文汉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的弟弟,陈修良则是沙孟海的爱徒,两个人也算是相识多年。结婚以后,陈修良没有和丈夫去参加广州起义,而是去湖南长沙做开辟工作。
要说陈修良这一生最光辉的故事,就是担任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1946年三月,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农民宿舍里,中共中央副书记正在和陈修良谈话,中央要派给她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首先就谈到了国民党破坏国共和谈,国内内战即将爆发,后面直接告诉陈修良,党组织要成立南京市委,由陈修良同志担任市委地下书记。
在担任南京省委妇女委员会书记期间,陈修良团结一心,笼络了南京一大批名人,吸纳了大批地下党员。南京城解放前夕,陈修良的身份是一位富有的老板娘,人称“张夫人”。在别人眼中,她衣着华丽,地位高贵。她平日里喜欢和别人一起打麻将。殊不知,这个看似文盲只知道享乐的老板娘,实际上领导着整个南京市的地下党工作。
1947年,在南京市委和陈修良领导下,南京学生开始了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1948年,陈修良与国军机长俞渤取得联系,引诱其倒戈,同年年末,俞和四位同志乘飞机,在总统官邸上空划出一道弧线,抛下一枚核弹,随后又飞往北方,在解放区着陆,投入共产党的怀抱。随后,陈修良又说服了“重庆”战舰司令邓兆祥造反,离开了国府队,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新中国成立后,陈修良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等职务。1998年11月6日,91岁高龄的陈修良因病去世
八:宋维静
潜入阎锡山军队内部收集情报
终年92岁
宋维静生于1910年,父亲早年加入同盟会,担任广州禁烟专员,家庭条件优越,她本来可以过着一个千金小姐的生活,可是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完全因为她的一颗爱国之心。
1927年宋维静17岁,当时正是革命低谷时期,宋维静却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了共产党,由此可见她的一番革命热情。不久之后,宋维静就参加了广州起义,并担任了组织干事,广东省妇委书记职务。
1936年宋维静秘密打入阎锡山控制下的妇女团,宋维静和丈夫温健公两人配合很默契,为组织上传递了许多重要的情报,成为了隐蔽战线上的英雄,受到了领导的赞扬。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后,温健公就被捕牺牲了,当年他才28岁,宋维静悲痛欲绝,但她最终还是把这种悲痛化作革命的力量,继续为革命奋斗。
在此后的日子里,宋维静还曾经两次被错误的关押,但她并没有因此改变信仰,始终对党保持高度忠诚。宋维静对感情很专一,丈夫牺牲后,她还很年轻,曾经有很多机会改嫁,但她却选择了一直单身,直至2002年病逝,她单身了64岁,她说忘不了患难与共的丈夫。
九:关露
潜伏日伪收集情报
终年75岁
关露原名胡寿眉,祖籍是北京延庆人。上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造成北京人口大量外逃,关露的父母也是在那个时候,逃难到了陕西省右玉县,并且在那里接连生下了大女儿胡寿楣和小女儿胡绣枫。在关露九岁那一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关露带着妹妹四处漂泊。
也许是看着两个孩子过于可怜,关露的二姨母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她们接到家中抚养。随着关露逐渐长大,姨母就开始为关露寻找婆家,希望她能够过上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但是关露并不愿意就此度过一生,她向往着自由恋爱,想做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新时代女性。1927年,关露带着妹妹离开了姨母家,前往上海地区生活。在这段日子里,关露无意间结识共产党员刘道衡,经过简单的交流,刘道衡发现两人观念一致,而且十分投缘,于是提出了资助姐妹两个读书的想法,而关露也没给刘道衡丢脸,在第二年就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大学毕业以后,关露的处女作《余君》开始发表,并且赢得了广泛关注,广大人民群众都被这名青年女诗人所吸引,更有人将关露和张爱玲、潘柳黛、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个月后,淞沪会战打响,很多进步文人纷纷撤离上海。这些人里,并不包括关露。原来,她当时根据中共党组织的安排,留在了危在旦夕的上海。上海沦陷后,关露在30年代末期由于没有固定住处,便暂住党内同志王炳南家。1939年秋天,关露突然接到八路军上海办事处秘书长刘少文转来的密电,要她速去香港找廖承志接受任务。于是,关露很快奔赴香港,在那里见到了廖承志和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潘汉年。原来,组织上给关露的任务是让她接近日伪政权的特工头目李士群。不仅要从那里获取情报,还要寻找时机对他进行策反。
李士群早期也是共产党员,而且是留苏回来的情报人员。1933年,他被国民党逮捕后叛变。李士群被捕时,妻子叶吉卿已经怀孕,走投无路下,她求到了同是地下党员的胡绣枫。胡绣枫不仅对她悉心照顾,还帮她想办法营救丈夫。因为这段渊源,李士群一直对胡绣枫心存感激,对关露姐妹也多有照应。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关露主动联系了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在表明自己是胡绣枫的姐姐后,以想找工作谋生的理由,希望李士群可以伸出援手。在那之后,李士群时常邀请关露到“76号”,但都不与她见面。接待关露的是他的妻子叶吉卿,两人也逐渐成为了闺中密友:逛街,唱歌,跳舞……看起来优哉游哉的生活,其实李士群曾多次给组织提供情报,为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到李士群被策反后,关露也就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十:沈安娜
潜伏在老蒋身边14年
终年95岁
沈安娜是江苏泰州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小聪明伶俐的她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样想要当一名电影演员,只是1931年日寇进攻中国东北的炮声打破了沈安娜的幻想,她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浪潮之中。1932年沈安娜考入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未来一生的男人——华明之。华明之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负责传递地下情报。随着两个人越走越近,沈安娜感受到了那伟大的组织的气息。满腔报国热血的她迫切想要了解这个神秘的组织,并下定了投身于其中报效祖国的决心。
1941年,国民党浙江政府要寻找一名记录员。非常凑巧的是,沈安娜上高中时由于经济紧张,无法支撑高昂的学费,只好退学学习速记。应该说,沈安娜在速记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她每分钟甚至可以记录二百个汉字,是那所速记学校的记录,很久都没有人打破。于是刚刚从速记学校毕业的沈安娜被当时中央特科委派,参加该项记录工作的面试,并成功得到该项工作,由此,沈安娜开始了漫长的潜伏生涯。
为了在国民党内站稳脚跟,沈安娜意识到,除了埋头苦难,还要善于和领导搞好关系,于是她经常向上级薛元燕汇报工作,租住他家的空房子,还为他的两个儿子辅导功课。很快得到了薛元燕的赏识。薛元燕便常常在省主席秘书长朱家骅面前夸赞沈安娜,这也为后来沈安娜进一步打入敌人内部打下了基础。
1937年,抗争全面爆发,浙江沦陷,朱家骅转入国民党武汉政府担任蒋介石的秘书长。之后遵照上级指示,沈安娜带上厚礼前去探望朱家骅,表示自己在省政府颇受老领导照顾,想要继续在他身边工作。沈安娜的诚意让朱家骅十分动容,为了让沈安娜顺利进入中央党部工作,还着手给她办理了“特别党员”。国民政府高层提拔她做立法委员,这份工作工资更高,但她推辞了,因为当速记员能获取更多情报。
1949年4月,沈安娜接到命令,脱去伪装,前往上海,迎接解放。解放后,沈安娜夫妇在国家安全局工作,生活恬淡幸福。让人心疼的是,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没能治愈她潜伏多年深深的恐惧。2010年,停止潜伏工作半个多世纪之后,沈安娜走到人生边缘,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同志,从后门走……”这是她的临终呓语。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江湖与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