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从小就向孩子还原社会的残酷?
观察是敏锐的,但大前提和提问方向搞错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只有在限定条件下才能成立,非但不是绝对真理,反而要对无序的竞争负相当一部分责任。
这个问题应该问向我们这些成年人。
妚鹤的《她对此感到厌烦》中的一段小孩子的呐喊意外有点贴合这个话题:
狄赖气得从凳子上跳起来,喊道:“小孩子、小孩子!我真是受够了,从刚才开始,你就一直在没完没了地说小孩子,小孩子怎么了?这个世界就是被你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搞得这么烂的!
狄赖大声道:“这个世界是你们这些大人创造出来的,你们带给我们一个这样的世界,你们不喜欢它,我也不喜欢它,可你们不改变,还不负责任地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然后说孩子不喜欢它是一种罪,这是一件多可笑的事!你们这些懦弱的大人!"
“然后我要抱着她,哭着安慰她吗?作为一个孩子,拯救一个比我大得多,比我活得久,比我强得多的大人吗?她的苦不是我造成的,而我的苦却是因为她…
不想被孩子们责怪这个世界,责怪无用的大人,乔治·K·西蒙给出了和题主类似的观察,并给到了一些解决方案:
“适者生存”的自由经济形式下,鼓励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放纵——攻击和途径——攻击竞争个人财富和保障财政安全。
我不是在贬低良性竞争的价值,但是“斗争”只有在有原则地、负责地进行时,攻击才能潜在地成就卓越。
现在,能够公平竞争的品性正直的人太少了,现代社会缺乏必要的精神、伦理和道德的复兴。
现今的文化将成功置于瞩目的位置,人们忽视了为个人的成功和尊严而战的方式,对他人的攻击是——破坏性的、毫无意义——失控的。
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破坏自己、破坏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设一套规则,指导我们为了生存、繁荣和成功而行动。
如果想要社会变得更有原则、有纪律,我们需要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在弗洛伊德时代,促进儿童情感健康的主要做法是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不安。现在,促进孩子情绪健康更多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适当疏导和约束攻击倾向,承担起引领一种负责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责任。
教给孩子们管理攻击性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具有攻击性人格特质的孩子可能会抵制我们试图让他们屈服的社会准则。为了确保我们的孩子更多地获得必要的自律,父母教会他们一些关于斗争的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
首先,父母必须教会孩子什么时候适合斗争、什么时候不适合斗争,努力帮助孩子看清什么是合法的个人需要,什么是道德的价值观,什么是值得斗争的情境。父母还要帮孩子学会识别那些没有必要斗争的情境。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情形是,除了斗争甚至肢体斗争之外别无选择,比如明显的自卫。
其次,父母需要向孩子指导和演示不用斗争就能获得所需的办法,需要向孩子解释其他选择的益处,说明替代方案是什么,并演示如何使用它们。他们需要教给孩子公平、自律,教给孩子建设性的竞争和破坏性的竞争之间的区别。在传授孩子适当的社交技能之前,父母可能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识,清楚这些技能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最后,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了解攻击和自信之间的区别。他们应该小心,不要责骂孩子的勇气、活跃或者任性。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身上天生具有攻击倾向,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坏的。没有适当的约束,攻击倾向才会导致高水平的社会冲突和失败。因此,父母需要向孩子说明怎样追求想要的东西,同时展示适度的自我克制,适当考虑他人的权利和需求,会带来长远的个人成就和伟大的社会进步。
最后是乔治·K·西蒙对我们的期待
就像斯科特·派克指出的,爱不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心态,爱是一种行为。确切地说,是要牢记下面这段包含哲学意味的话,形成一种充满爱的性格、一种对生活负责的性格:
尽管我们最初可能是自然属性和生长环境的囚徒,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永远使自己成为环境影响的“受害者”。我们必须坦诚地接受自己,深入地了解自己,公正地评判我们的优势和劣势,真正掌控我们的基本本能和天生倾向,克服环境带来的不足和创伤,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巨大挑战中塑造自己。最终,我们获得的完整和优质的生活,就是完整的自我觉醒的结果。我们必须不带任何偏见、欺骗或否认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和应对性格的方方面面。
一本好书:你正在被攻击,但你还不知道,从正视自己的权益开始,识别隐性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