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下萨克森这三个联邦州之间是什么历史传承关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实际上911年组成东法兰克或者德意志王国的四个部族里,真正从德意志人东进运动里获利的主要就是萨克森和巴伐利亚。萨克森向东、向北、向东北拓展,巴伐利亚则向东和向南拓展。
而这两个公国曾经都掌握在韦尔夫家族手里,其中巴伐利亚是韦尔夫人世袭的公国,而萨克森则是他们通过继承,从萨克森公爵祖普林根堡的洛泰尔手里继承过来的。
因为韦尔夫人和斯陶芬王朝之间长期争夺皇位,所以斯陶芬人对韦尔夫也采取了不间断的打击。在斯陶芬的第一代皇帝康拉德三世治下,就任命了巴本堡的伯爵为巴伐利亚公爵来削弱韦尔夫人。到腓特烈一世当选之后,又一度缓和了和韦尔夫家族的关系。所以韦尔夫家族的狮子亨利再次被封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的双公爵。原本被康拉德三世封为巴伐利亚公爵的巴本堡家族则成了“巴伐利亚东边疆区”的公爵,也就是奥地利公爵。
但是随着韦尔夫人和斯陶芬人关系的再次破裂,到腓特烈一世统治的后期,狮子亨利的两个公国再次被剥夺。其中的巴伐利亚被转封给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而萨克森公国则被一分为二,西部归属科隆大主教成为威斯特伐利亚公国,东部归属阿斯坎家族的大熊阿尔伯特,阿尔伯特成了失去维特斯法利亚之后的剩余的萨克森的公爵。
到亨利六世时代为了和韦尔夫家族妥协,他们在萨克森从祖普林根堡的洛泰尔那继承的产业又被作为“吕内堡侯爵”或者日后的“吕内堡公爵”领地被授予韦尔夫家族。
于是萨克森公国的大部分归属阿斯坎家族,少部分归属韦尔夫家族。韦尔夫家族的这部分日后演变成两个主要的分枝,一个是汉诺威选侯邦,一个是吕内堡公国。汉诺威选侯因为兼任了英国国王,所以在北德意志拥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汉诺威选侯邦又被提升为汉诺威王国。而汉诺威王国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今天下萨克森州的基础。
阿斯坎家族在萨克森的领地,则因为家族内部分割变得细碎,但最重要的几个支系还有很广阔的领地。比如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和萨克森-维滕堡 ,而且两个都是选帝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在阿斯坎家族绝嗣之后,被维特尔斯巴赫、卢森堡争夺,最终是卢森堡人胜出,但卢森堡家族也绝嗣了,于是勃兰登堡转入霍亨索伦人的手中,走上了日后的勃兰登堡-普鲁士的道路。
维滕堡绝嗣之后也归属了其他家族,就是迈森-图林根的韦廷家族。他们由此建立了萨克森选侯邦,以及日后的萨克森王国。因为接近普鲁士,所以总是被普鲁士人欺负,老弗里茨所谓“萨克森就像面口袋只要使劲敲,总能敲出点东西”就说明了普鲁士人对萨克森的这种欺压。这种欺压的顶点是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最终萨克森的过半领土被并入普鲁士,这就是普鲁士的萨克森州,而剩下的则成了萨克森王国。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基本上就是今天的萨克森州。
而安哈特尔则是阿斯坎家族的遗产,大熊阿尔伯特的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萨克森公国,一个继承了安哈尔特,然后安哈尔特又随着分割继承变成众多支系,这些支系分分合合,最终加入了德意志帝国,到二战后,安哈特尔州和旧普鲁士王国的萨克森州,还有其他苏联占领区合并成了萨克森-安哈尔特州。
所以从够某种意义上说下萨克森州是韦尔夫的领地,萨克森州是迈森人的领地,安哈尔特州则是阿斯坎人的领地+一部分麦森人的领地+一部分韦尔夫人的领地合并起来的产物。而所有这些或多或少都跟不断演变的“萨克森公国”有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