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没有参与二战,中国还能打赢日本么?
伟大领袖的名著《论持久战》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阳谋。
《论持久战》是公开发表的作品,它清晰描述了抗日战争的阶段、步骤以及赢得战争的战略与手段。
《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5月,这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最绝望的时刻,开战不到1年时间,我们就丢掉了大半个中国,但是有一个人却在一个窑洞里自信的告诉中国人民这场战争我们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而且连如何取得胜利都写好了,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抗日战争的剧本完全是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设计走了一遍而已!
当时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甚至包括很多日军高层都阅读过这篇作品。
但是看过又如何?
《论持久战》本来就是最伟大的阳谋,阳谋就是你明明知道他的谋略,却完全无力去化解。
抗日战争是中国对阵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抗日战争前期,全国人民的心态是非常绝望的——
知识分子精英胡适主张放弃东三省,还建议南京政府承认“伪满洲国”,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对日作战”。
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开始修起了《国史大纲》,他说,这是“中国人写中国的最后一本史书。”
而政府高层精英以汪精卫为代表公开宣称,抗日则必亡国,最后汪精卫干脆带着一大批国民党政府高官公开投敌。
《论持久战》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守、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其中亡国论与速胜论都是有害的。
《论持久战》将抗日战争分为两个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战略防守阶段,正面战场是主力;但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就变成了主力;在战略反攻阶段,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同时发力。
抗战初期,日军轻松地就占领了中国大片疆域,但是限于军力不足,日军也只能占领大城市,保持主要交通线的畅通,在广大的农村是日军力量不能达到的势力真空。
然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就在敌后广大的农村建立大片的根据地,依托根据地对日军的交通线构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对应敌后日益壮大的抗日军队,日军不得不从正面战场抽调大批部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反复拉锯。
日军以碉堡为点,以封锁沟为线,企图步步蚕食我根据地,而八路军的对策却是武装群众、发动群众,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经过几年相持阶段的反复拉锯,在抗日战争后期,日军的颓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论持久战》指出,在敌后战场我党的的基本策略就是紧紧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让日军的军事优势无从发挥,无处发力。
现代的影视作品大多集中在对日军早期疯狂的描述,其实在抗日战争后期,敌后战场的日军已经沦落到快要当叫花子的地步。
随便举几个例子。
在华北与山东,很多县城驻扎的日军窘迫到吃高粱面饼遭当地富农鄙视的,还有卖大衣换地瓜的......
后方给据点里日军送补给物资,要给八路交过路费,不然别说物质,连押运的日军也到不了据点。
45年的时候,为了和北平鬼子粮食换武器方便,当地县委在清华园附近支了个早点摊……
山东八路和鬼子双方约好的,多少条步枪和子弹换多少斤白面,多少挺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换多少斤猪肉,大炮不能换。鬼子保证拿来换的武器是真金白银,八路保证拿来换的粮食不短斤缺两。
万毅的滨海支队45年专门下文件要求地方部队与日军换武器弹药一律上缴统一分配。
45年农历正月冀县的鬼子打算吃大户,集中了两个小队外带一挺重机枪去吃当地维持会长的大户,然后因为饿的体力不支被维持会长手下在大院里用棍子一顿胖揍,最后装备留下,人管了顿羊肉饺子扔了出去。
能给地主扛活混口饱饭吃的鬼子算是命好的,诸城的鬼子要找老百姓讨野菜吃野菜团子,吃野菜团子的时候还被拍下来见报了。
因为粮食不足鬼子还有自己开荒种田的。然后当地有老百姓往地里放羊,鬼子还亲自带烟酒上门求别在那儿放了。
南宫县城里的鬼子到撤退日子都过的不错。因为他们45年过了二月就利用自己的机器和技术替老百姓造农机,还出租军马当大牲口帮当地农民耕地。
44年底,豫北某地,鬼子凑钱买面买肉置办年货,中队长亲自带人给之前死难的八路家属送上门……那个中队长和当地八路头头面谈的时候,还不无感慨的说:幸亏前任和八路处得不错,没发生太多摩擦事件,不然真是坑死爹了。(他前任最大的手笔是一次性卖掉四挺机枪)。
山东伪警察抓了人,八路找皇军协商放人,完了管中队长一顿酒,给中队长喝得嚎啕大哭的。事后八路说,看见肉,皇军的眼都绿了;还有馋得受不了偷吃老百姓的鸡,老百姓找上门来讨,没钱只好赔杆枪给人的。完了还不无遗憾的跟那老百姓说,这一杆枪在八路那里能换多少斤面......
看看抗日战争后期日军的窘境,说实话,即使后期没有苏军参战,日军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里是@猫哥的视界,更多深度内容,可以➕我个人V——hmgg016
公众号(转载联系):猫哥的视界713、猫哥的世界;
今日头条:猫哥的视界;
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