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退休的干部、教师、医生等回乡定居」,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此举有何影响?
新一代的“上山下乡”?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退休的干部、教师、医生等回乡定居,首先你得让他们权衡回与不回之间的利弊关系。如果回乡比在老家过的更爽,谁不愿意回去呢?如果在大城市比在老家过的好,谁会愿意回去呢?回去图什么,图你在媒体上表扬一句“为国回乡”?
咱们来盘算盘算,和城市相比,乡下老家有什么好?
空气好,安静,污染稍微好一点(其实现在发达一点的农村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也挺严重),生活比较舒适。
老家生活成本低,吃的菜更环保健康一点,甚至可以自家种菜吃。生活费低,同样的退休金在大城市可能过的比较拮据,但在农村能生活的不错。想想看,农村的老兄弟们一个月才100块,你一个月就算2000块也比他们好太多是不是?
如果之前跟老家没完全脱节的话,可能老家还有些小时候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老朋友。回乡之后,娱乐生活不会受大的影响。
乡下老家差的地方有哪些?
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医疗,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规律是城市越大,医疗资源越好。万一得了什么急病,在大城市可以轻松救回来了,在乡下可能就挺不过去。当然这个事看你心态,小病靠养,大病靠命。如果心态比较豁达,觉得生死有命,不想插着管子苟活,那在乡下可能还好点。起码没污染,生活舒适,对健康有好处,说不定比在大城市还活的长些。
这中间还有医保的问题,大城市的医保能不能在小地方用?不能的话,我在大城市工作那么多年的医保不是白交了?
第二点,部分乡下的基础设施还不完整。现代人的生活,网络、水电、下水道设施这些东西基本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少部分偏远农村,上厕所是个大问题。
要鼓励引导退休人员回老家,起码得解决以上问题吧?
首先得把异地医保的问题解决,我在大城市交的医保,你得允许我回老家之后使用。这就相当于用大城市的钱转移支付给小地方,支援小地方的发展,他们会愿意吗?
其次是乡下的基础设施还得加码,这都是基建,都是钱,谁来出这个钱?
最后,对退休干部们来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想吸引他们回乡,得有一个相关机制,能够让他们在老家的治理过程中说得上话,能发挥余热。这个《方案》里已经谈到了这一点,“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这不就是“新乡贤”嘛!关于新乡贤在社会治理中的用处,这又能用一大篇文章去探讨了,这里暂时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