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女生喜欢bl?希望得到心理学角度的解答?
首先……当我长大了一点,开始认真阅读和了解传统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再看到古代背景的bg文,心里就只能想到三个字:不可能。
一套完整地,公平地压迫所有人的机制,怎么可能留出缝隙,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避让和逃脱呢?!
要知道,封建礼教之所以被后来的革命者称为“吃人”,就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是围绕着它建立的。它牢不可破,天生正确,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在痛苦万分的同时又不得不依赖它。bg文所能写的,至多只能是局部的打破——我们假设人的意识可以脱离时代环境存在好了,但男女主相爱的背景墙呢?他们靠什么吃喝?如何生活?在一个普遍压抑个人感受的社会里,他们的爱会不会引起非议,被人嘲笑?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财产,她对男性的依赖多少是感情,多少是被迫?男性一出生就要攀爬陡峭的社会阶梯,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的任务,他要从哪里获得尊重和平等的认知?即便有,这种认知在别人眼里又是什么?他会不会因此也付出惨痛的代价?归根结底,言情读者所期待的“好男人”,在古代社会里根本就是不允许存在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贾宝玉——他有真挚的情感,也能体谅和关心他人,然而这些现代人眼里的优点,在众人眼里却是“孩子气”“怪物”“没刚性”“不像个男人”……总之统统是缺点。换言之,在儒家设置的等级制社会里,诞生不了能让女性满意的男性,更不谈各种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爱情表现”的行为,细究起来都有凝视、控制、禁止、乃至恋物癖的核心。
那……有没有可能在bg作品里书写更为平等的两性关系呢?
作为一名曾经的十八线写手,我个人认为,很难。
就拿曾经被张爱玲夸奖“好处是男女平等”的《海上花列传》来说好了,女主团分别干了以下事情:
女主A:诈骗,一眼看出男主A刚到上海,啥也不懂,联合同事向其反复索取钱财,不给就软磨硬泡,最后男主A破产,沦落为人力车夫,女主A投向另一多金帅哥怀抱。
女主B:出轨,从底层贫民奋斗成顶流女星,与男主B关系长期稳定,全家依靠男主B生活,私下用B的钱包养小奶狗,得知男主B另有新欢后带人上门打小三,并向其勒索高级珠宝,后被男主B捉奸在床。(顺便说一句这位男主B后来娶的女人也出轨了)
女主C:敲诈,与男主C年少初恋,七夕盟誓,后闻知男主C另外定亲,设计骗其见面,以假鸦片威胁其一起自杀。男主C恐极,百般求生,最后议定私了,被敲去一万大洋。
以上这些设定,搬到BL里统统可以实现(双渣),但放在BG的背景下,作者就不得不为女主提供一个“黑化”的理由。由于现实中女性普遍对道德更为敏感,BG的读者很难接受女主角毫无原因,肆无忌惮地背叛社会规则,更不接受女性展现出功利现实的一面,这样一来,作者挖掘人物内在的空间就大大缩减了(现在更好了,尽拣着传统社会比较明丽的部分讲童话,又要一心一意,又要多子多福,又要本性善良,又要不忍气吞声),能写的只有小情小调,茶杯里的风波,不烫心肺的爱恨,流于形式的理解支持。有些读者可能满足于在文字里幻想完美异性,借此抵挡现实的冷酷,但还有一部分(包括我)则觉得骗自己没什么意思,反正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还不如去旁观两个男人的情感缠斗。他们可以互害,可以互利,可以欺瞒背叛,可以有懦弱自私,可以爱上绝对不许爱的人,可以在密码机后用智力doi,可以在正义与爱之间终身煎熬(对,我说的就是GGAD),更可以携手度过平静日常的每一天——无论如何,BL的双方始终不会陷入自身感情与社会认可的冲突,没有爱与婚姻之间的必然联系,自然也就避免了“什么时候结婚?”“一定要正妻”“他这么说/做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不爱了”的焦虑。
毕竟,文艺作品是现实的投射,如何装点,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那些结构性的问题——你总要依赖一些社会的基本框架才能创作,而写作的过程,也会传递出作者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bl是一种逃避性的选择,但相比起精致的自我安慰……
我还是想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