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开始准备考研,合适吗?
211一战上岸985的过来人,我来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吧:
1.所谓的一夜成名,不过是在自己的领域训练超过了1w小时。而考研上岸,1500h就够,是不是很划算。如果你大一开始准备的话,目标定在清北也是可以的。
2.备考期间想的事情越少越好,保持情绪稳定。有男女朋友的同学是心态崩盘的高风险人群,你们尤其注意不要陷入精神内耗。
3.能保证毕业的情况下,本科期间有挂科记录不会对你考研有任何影响,赶快补考通过就行了,别天天拿这个吓唬自己。同理还有本科学校歧视的问题,你要说保研可能会有影响,但考研真没那么多事儿。
4.考研必须是破釜沉舟的,必须有一种理想主义的信念和坚持,而不是功利主义。心里老想有多少竞争者,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考不上有没有面子,精力和定力会被大面积损耗,集中注意力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老想乱七八糟的事,那么就说服自己别考了,因为这一年有可能还是浪费了。(⚠️不能成为别人的判断题,而要成为自己的选择题)。
5.考研就是一项需要突破舒适区,不断弥补短板的过程,切忌陷入自我感动。我就曾见有人“兢兢业业”地抄专业课笔记,有人“认认真真”地把课听了不下五遍,有人“勤勤恳恳”地去各种论坛搜集资料,但究问其效率几何、成果如何,往往旁言其他。
6.出题老师每年都是那一群人,不必须以不变应万变。你应当熟悉以往的题目风格,参考高分答案进行刻意练习。决定你成绩的仍然是你答题时的逻辑和思路,取得高分要靠你研究真题以及不断优化答题习惯和卷面呈现。
7.不要偏科,任何一门科目都无法用其他科目来弥补。提升劣势科目分数远比继续拉高优势科目分数容易的多,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更愿意做哪些优势科目的作业,而不是弥补短板科目。你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但是这种勤奋没办法让你更加优秀。
8.除了政治的时政部分,网课不用看最新的。大部分老师每年都讲同一套知识体系,比如我听的某名师的作文课,好几年下来内容讲的(95%)一样。所以如果新课还没出来,可以先看往年的课程。
9.凡事尊重事实,鸡汤害人不浅。复习时少点功利主义的追求,但择校时一定要多点功利主义的坚持。千万别凭自己一腔热血,一头扎进卷出花来的学校。对于任何应试考试来说,上岸才是最终目标。你要学会通过历年数据、招生名额和报录比,来预测今年各所学校的热度走向。没有学校数据的同学,去下面卡片领取知乎知学堂出的「考研择校择专业扫盲课」,有500+考研院校数据,这些数据你去机构都要付费的,这个扫盲课能给你一个宏观参考。
OK,说完了大面上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具体谈一下各科要注意的事情:
一、英语
- 不看单词视频课,只看长难句、阅读技巧、作文课,资料只刷历年真题。
- 英语单词坚持背到考前,反复消灭模糊生词。
- 长难句不要用什么手译本,浪费时间。
- 刷阅读严格限制时间15-20min/篇
- 不背作文范文,效率太低而且不好套用,准备自己的作文模版,一劳永逸。
- 在日常阅读中,挑一些好的句子or句型记下来,然后稍微包装一下,应用到你的作文里,比千篇一律的模版不要好太多。
- 学习技巧:在刷题过程中我总结了13个比较有用的做题方法。
- 考研阅读题干是按照文章顺序出题。请不要跳读!更不要全部读完文章再做题,要看一段做一道题,按照顺序来,否则很容易被文章中的其他信息干扰。
- 注意题干中的主语和否定词,防止落入题干陷阱;格外注意动词、正反情感词、大小写转折词。
- 注意文章中隐含的对立(时间、地点、人物):文章中说过去XXX,那么现在一定不XXX;文章中说北方XXX,那南方一定不XXX;文章中说大多数人认为XXX,那么少数人一定不这么认为(作者一般是少数人)。
- 无具体内容的选项出错概率较少:如a.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法错 (....影响、....关系、....作用);b.肯定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成目 标);c.四个选项都在说的(一般是文章的主旨);d.全文都在说的(这也是主旨)。
- 如果最后一题是主旨题,请集中读5个题干+主旨题的4个选项, 找出重复的词(名词、涉及文章内容、词组),重复的词大概率就是主旨,直接在4个选项中选择包含这个词的选项即可。
- 解剖作者:时刻以作者为中心,站在作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哪怕作者与你的见解相左,要尝试通过文章描述、举例等推断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最终目的。
- 认清自己:你仅仅是做题的人,千万不要带入先验知识。例如“我们都应该保护环境”,这句话没有上下文时,所有人都认为是对的;但是放在选项中,他就不一定是对的,因为作者没有说过这句话,这仅仅是你的先验知识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 正确选项符合同义替换特征。如果某个词在原句中重复出现,200%错。
- 选择标题类。标题中要包含本文的中心内容,比如文章中不断在讨论税收问题,那么标题中也要包含税收这个词;同时,标题不能只代表一段的内容,要覆盖全文思想;最后,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做标题。
- 例证题首先要排除谈例子本身的选项。
- 作者态度题有一些陪跑词可以先排除,比如indifferent,biased(如果作者漠不关心为啥还要写文章?biased如果作者对XX有偏见这篇文章也不会被刊登啊),此外还有很多陪跑性质的词汇,也可以帮助你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 根据定位到的信息,对选项做出评估,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提到的事物差异很大,那么直接选与定位句沾边的选项;如果选项具有相似性,再看选项的细节,看谁的出错概率最小。
- 如果两个选项意思相反,正确答案必在其中,这时候看定位句的方向和态度即可,只要某个点有方向的暗示就直接选了。
二、政治
- 书籍认准肖秀荣,强化课徐涛(搭配核心考案听课)。
- 如果你想选择题拿高分,就不要只听课不看书!第一遍精讲精练重点章节每个字都要看,特别是标绿的,然后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
- 徐涛课程直接听强化,一定要听马原理!不要自己瞎琢磨!否则会废!徐涛的课程听课顺序:马原、史纲、中特、思修!!!
- 刷题是找到复习薄弱点最快的方式。如果出现比较多的错题,首先要区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如果是客观题,看看是理解性错误还是记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一定再去翻看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解;如果是记忆性错误,那就去多看几遍对应的知识点,必要时可以整理到错题本上,也可以直接记到徐涛教材上面,因为24版《核心考案》有很大升级,今年徐涛老师直接用书稿讲,课程讲义和 《核心考案》是一模一样的,说什么内容都可以立马对应上,这就意味着能节约很多做笔记的时问。
- 新版《核心考案》在装订上有很大升级,变成了裸脊锁线,可以180度摊平,你可别小看这个设计上的升级,对于咱们来说可以把笔记直接记在书上。
- 11月分开始会陆续出综合模拟卷,你可以把市面上有的都买过来,只做选择题。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肖4和肖8,徐8和米3可能会有点难,但也建议练练手。通过今年的题可以看出,政治反押题趋势开始显现,今年的选择题很多都是书上没有见过的表述。
- 做一份归纳总结,把自己的复习盲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经常出现的高频考点整理下来反复看。不要害怕徐8和米鹏的难,要知道先苦后甜。
- 技巧不要当成教条使用。技巧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看今年的题目你就知道反技巧时代要来了,踏实的回归到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有时候技巧可能会让你选到那个错误选项。今年马原部分肖老押题卷没有压到,但是如果你考前看了点睛班,你就会知道肖老原话说的是马原出题没有规律,所以那10几个原理都要背下来,我考前把马原所有的原理背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以也不会关注押题
- 不要拿着肖四答案死记硬背!!!(这样背记忆效果不是很好;其次,全国大部分考生都在背肖4,千篇一律的答案得分不会很高;最后,万一今年肖老没有压到某道题,背答案就很惨。所以大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整理出每道题的逻辑框架,肖秀荣老师的答案可以和徐涛老师的答案融合,答案最好有自己的阐释,不要全部套老师的答案,向阅卷老师展示你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证明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三、数学
- 讲义:推荐李林的三本复习用书,讲解部分很精彩,有基础也有总结提高。
- 题集:《李林880题》真的很棒,题目不偏不怪,有基础有提高,并且将一类一类的题目放在一起集中训练,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答案解析也很好,会给出一些题型的通用解法。+++其他题集:张宇《1000题》、《闭关修炼》,汤家凤《1800题》,李永乐《660题》。
- 真题:真题纯卷子的那种做,建议看李林的真题讲解,这样比较便宜,性价比高。
- 模拟题:《李林6+4》必买,不能再省了。《张宇8+4》很偏很怪,做100分以下可能都很正常,做之前要有心理准备。
做题的一点技巧:
- 若题目给出的是一般情形,但考虑到特殊情形是囊括于一般情况里面的,因此可以自己举出几个特例来求解以简化求解过程。
- 选择题的答案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即若某一个对则另一个必然对或者几个选项本质是内在统一的,据此可以排除一些选项。
- 画图求解,题目给出的是函数解析式,求解问题好像也是需要解析求解的,但有时画图会有奇效。
- 取极端情况,这和1比较相似,就是对题设变量进行取极限值来得到一个可能取值的区间进而来排除一些选项。
- 大题可以多写步骤获得步骤分,或者你先用一些方法或根据一些结论得到答案,但不好写过程,于是你可以根据答案反推或者随便写一写过程,最后得到答案,来尽可能得到一些分数
四、专业课
- 知识要理解好了再去背!
- 八月背书不算晚!
- 基础阶段不要赶进度,更不能追求轮数,第一遍一定要好好理解。
- 做笔记可以画框架、做思维导图,禁止抄书,这是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
- 知识点要全面掌握,不要给自己押题或者划重点!现在专业课为了区分度专门考几道那些犄角旮旯的题目,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 沉迷背书,不愿意写主观题。只输入,不输出是最蠢的学习方法。
- 一定要3小时整套模拟,提前测量你的字迹在答题卡上的范围,以及能够写多少字。不然不是写多了就是写少了。
5、心态
- 哭不是浪费时间的事,想哭就哭。
- 考研期间一定会有负面情绪。当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试图对抗,不要暗示自己这样不好,这样会让自己在已有的负面情绪上再加一层懊恼。建大家焦虑的时候,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东西解压(比如:出去散散步、吃点好吃的、约朋友谈心、回宿舍睡觉)。我当时每周五下午给自己放假,出校门吃点好吃的,然后再去操场听歌遛弯,或者约几个朋友围着学校跑5km。总之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尽量不要再陷入封闭状态,一个封闭的系统一般情况下混乱度更倾向于自发地增加,单凭自己的思想、精神、和心灵很难独立的走出负面情绪。
- 每周都要反思你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否存在问题?有没有陷入“假努力”的误区?当你不再用时间定义努力,用形式预测结果,靠表演感动自己,把起床时间作为衡量自己考研努力程度的标准,而是真正的扪心自问:我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会运用了吗?错题都真正搞懂了吗?该背诵的内容实际记住了多少?保持这样警醒度的你,想不上岸都难
- 不要寄希望于自己创造每天13h+的学习记录,把学习任务分配到每天,以减轻身体和心态方面的压力。但是如果你现在刚大一大二,那么你很有先见之明!羡慕你,还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支配。
- 考研是孤独者的修行,是一场从黑夜到黎明的奔跑,这条路上,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甚至看不见终点何处,有的只是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奔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