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物价和国内差不多,但是工资是国内的十倍”这种说法正确么?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3
阅读量:
15

我列出一家人在英国生活的日常开销,你们自己比对去。

生活在苏格兰靠近爱丁堡的郊区小城镇。

住房

我们在小镇有一个小独栋,也就是小豪斯啦。七年前购入的价格是47万英镑,按当时汇率,大致相当于2016年时的420万人民币。上下两层,楼上两间大卧室和一个卫浴,楼下三个小房间加客厅和厨房,前后两花园,以及一个封闭式带自动卷门的车库。

在靠近爱丁堡外围的小火车站附近,我们还有一套小公寓,两室一厅一厨两卫浴,是我们曾经的家,进十年前入手的,当时的价格好像是17万,按当时汇率相当于163万人民币。

英国的住宅都要收市政税,依据房型,面积和地段定价,相当于美国的地产税吧。我们小二层独栋一个月的市政税是378英镑,按今日汇率,大致为人民币3455元。公寓楼虽然面积小多了,但因为靠市区,地段更加好一些,一个月也要收350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3200元。此外,公寓楼要交物业费,按季度收费,每季度收四百到五百英镑,相当于每三个月收人民币4500元,取决于楼里公共区域有没有维修保养。

小公寓我们现在出租了。

我们现在只有一辆二手的斯柯达Octavia,三年新,于疫情前的19年买的,当时花了一万五千英镑,算成人民币是14万左右。柴油车,比较省油,满一箱油时平均可以跑700到800英里,也就是1200公里。我的极限记录是一箱油跑了近1000英里。

近十年来英国二手车的价格涨的很多。13年时,6000英镑可以买一辆三年新的大众高尔夫,现在6000英镑买三年新的车恐怕只能买到达西亚了。

因为爱丁堡高峰时堵车很严重,所以我们日常里都是坐公车到郊外火车站,然后坐通勤火车进城。一人一个月的公交与火车联动月票,大概在二百到三百英镑之间吧,约等于2700人民币。因为是银行每个月预扣的,我很久不看已经忘记具体价格了。

车的用处只在于买菜下馆子和周末出去郊游。如果不进行长途旅游,一个月只需要加油一次,柴油加满箱大概是70到80英镑吧,约为680人民币。

水电气

苏格兰没有水费,用水算在市政税里,所以我们对用水没有概念。气费和电费我们是算在一起,供应商是壳牌。在俄乌冲突前,豪斯平均一个月的气和电收费是97英镑,约为890人民币。公寓的能源收费大概是每个月65,约为590人民币。

俄乌开打以来,豪斯平均一个月的电气费是2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830元。小公寓大概也要一百五十英镑。房客可以领政府的补助,每个月返他能源费55英镑,我再帮他倒贴50,他自己和以前一样每个月付60到70。

我们吃饭钱花的很多,依据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大概是普通英国家庭的几倍吧。

我们一般在asda买日用品和普通的蔬菜水果,在Morrison买普通的红肉和鸡肉,在玛莎买一些甜品和预包装食品,在waitrose买比较好的水果蔬菜和海鲜。此外,我们会单独联系渔民买龙虾,海胆,和才到港的鱼,会联系一个game supplier买才打一两天的山鸡和鹿。

算上下馆子和外出旅游,一周伙食最少210英镑,最多大概六七百英镑,一个月平均下来的伙食花费是1600英镑,大致为人民币一万四千六百元。一周210英镑这个数额我是清楚的,因为我们一周会买三次,每次会习惯性凑数正好买到70英镑。

娱乐

除了旅游和野营,我们没有什么娱乐爱好。

我和老婆都不打游戏不看片,对网络宽带没有要求。我们现在用的是一个月八十英镑的光纤,沃达丰做特价时订购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疫情期间在家上班开视频会议。

疫情前,我们大概每个月飞一次中短途,到欧洲某个城市玩三四天。每年飞两次长途,一次是回国看父母,另一次是飞美国,新加坡,迪拜,或者埃塞俄比亚等比较远的地方旅游。听起来貌似很奢侈,但我们通常买十几英镑的“最后一分钟”特价机票,住青年旅社和廉价旅馆,加上景点和饮食,最后统计一下花费大概两个人100欧元一天吧。

但长途飞行我们都坐商务舱,淡季时的往返票价大致为1600英镑。

再算上其他诸如看电影啦,演唱会啦,买户外用品啦,看比赛啦,聚会啦,平均到每个月的消费在1300英镑吧,约为一万两千人民币。

育儿

小家伙目前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纪。

穿衣,几乎不要钱,我们拿网上很多人捐出的二手衣服。大部分人素质很好,捐衣服钱都洗的干干净净,没有污渍,我们回家再洗一遍給宝宝穿,没有心理负担。

吃。奶粉和预包装婴儿食品都不贵。奶粉一周一罐,每罐14英镑。辅食我们喂宝宝有机的蔬菜肉类和意面或米,一盒有机鸡腿四个10英镑,宝宝的速度是两天能吃掉一个,算上意面,平均下来一天两三英镑吧。

教育

哎,还没到大出血的时候。我们打算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读家附近的公立,中学以后读私立的。如果学的很差,可能送回国内老家读国际学校吧。大学如果是在苏格兰本地读,不用花学费,如果是在爱丁堡最好,可以把市区的公寓给她住。如果是去美国,一年要二十万英镑,这笔费用我们大概出不起,所以上限是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可以供欧洲地区比较好的大学。

现在吗。周一是教会开的play group,和其他小孩一起玩玩社交一下,只收几英镑吧。周二是社区图书馆的故事会,就是教几首儿歌读个小故事,一次半小时,不要钱。周三是游泳,现阶段还属于泡温水澡,政府开的,十节课大概五十英镑吧。周四是另一个识字和儿歌课,私人的,到一个老师家里,大概两百英镑十五次。周五,一个户外活动课,现阶段是幼师带着爬草地挖泥巴踩水塘,冬天太冷了恐怕就不让她上了。这个比较贵,虽然声称政府有补助,大概还是要四十英镑一节课?

平均下来,目前一个月在育儿上开销是400英镑不到,约为3600人民币。

医疗

主要靠英国的公立医疗nhs。看病和医药不收钱,然而水平一言难尽。治已知病因的慢性病很好,但看急症不行。疫情前,排队现象还好,即使是临时急症打电话,通常当天内就会有空挡给你加塞进去。疫情后,估计医疗系统是彻底崩了,据说好多医生和护士辞职了,连慢性病复诊都要等,所以我们开始用私立医疗了。

私立医疗非常非常贵,测个心电图再加拍张胸透,两千英镑就没有了。好在我们的工作还行,每年有近一万英镑的保险可以用来看私立医疗。私立医疗的水平,我觉得比公立更一言难尽,许多医生就是在公立的,上班时偷溜出来看个病捞一笔。私立服务网络诊断的app做得很fancy,可找的都是远在印度和南美的医生,一看履历好像没啥经验的样子,哎,也就是速度比公立快,形象包装的好看,其他方面没啥优势。

公立医疗的gp,大多数水平真不行。比如我现在这位,把我一次低血糖昏倒说成是颈椎炎诱发眩晕,把我多年的慢性胆囊炎一直诊断成胃病和十二指肠疾病。这胆囊炎我是某次半夜发作后痛的浑身冒冷汗,打救护车拉到急救后拍片发现的,第二天手术。这里要说到,大医院专科里的医生水平都很高,安排手术和其他治疗速度也很快,但瓶颈环节发生在gp推荐你到专科这段,很多gp只是让你回去歇着吃点止疼消炎的药。

牙医也让人无语。英国牙医诊所其实都是私立的,但一些诊所里会有一两位牙医接公立的病人,政府会事后把诊疗费打给他们,就算公立的了。公立牙医很多时候是新人,或者国外牙医来英国工作的。种牙等高级服务,没有公立,只有私立,和中国牙医的医保类似。

我的第一位公立牙医水平真不行。拔了一颗牙,结果留一根牙根在里面。做了两个牙的根管,都没搞干净,结果其中一个严重感染,最后不得不拔了。补了一颗牙,但把牙的边缘磨得太细,以后有断裂的风险。我投诉了他,但协会检查后表示很好啊没问题啊。

我现在是用私立牙医的。贵,但没有传说中贵,拔牙和补牙的费用,换成人民币,大概是国内自费价格乘以二。种牙,大概是比国内使用同等材料时自费的价格多15~20%。

最后说到我们的收入

其实并不高,两个人税后加一起,每个月一万英镑出头,换成人民币大概是一年到手121万人民币吧。按上面的消费水平生活,再扣除省下来进入投资账户的,属于月光。每个月最后几天如果还有消费,要靠刷父母的副卡撑一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