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技最早远超西方,可最后为什么没发展起来?

发布时间:
2023-08-23 12:22
阅读量:
15

套用知乎前些年最常用的句式,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中国古代科技从来没有远超西方过,之所以大多数人有这种印象,是因为前些年(现在不清楚,估计还是)初高中使用的历史教材采用了民族主义叙事

大量使用了“最早”、“世界第一次”、“比西方早了XX年”这种表述

其实这之中许多表述都有很大问题,经不起认真推敲

比如历史教材中说中国古人最早记录了“哈雷彗星”,实际上地球上任何一处文明都能观测到这颗彗星,而且事实上古巴比伦文明也记录了这颗彗星,但是这样的记录并无太大意义,如每个人都能观测记录苹果掉到地上,但只有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

中国史官记录下这次彗星只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这颗星有某种含义,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颗比较亮的彗星,最多也就是兆示了某些吉凶,这样的记载并无太大意义,只有当英国人哈雷测定了这个彗星的轨道,并计算出回归周期后,人类才算得上对其有了初步了解

再比如说一行测定了子午线长度,更是子虚乌有,翻遍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其他文献都找不到这种描述

历史上的一行确实在天文观测上有突出贡献,但这其实是文化交融的结果,一行之前的百余年唐朝的天文历法编撰工作一直由印度裔把控,有兴趣可以搜一下“瞿昙罗”这个人,此时中国的历法不但远远落后于早在公元前就已经使用儒略历的地中海沿岸,也落后于印度

一行本人除了天文学家的身份外,还是佛教密宗的重要传承人,他从密宗典籍中接触了大量的印度数学历法知识,同时结合中国古籍以及之前传入的印度历法知识,主持了大量的实地观测,才有了后来的成果

但是他也没有测定子午线长度,首先有子午线的这个概念的前提是要正确认识到地日系统的运行规则,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他只是测定了南北隔多远距离,从地面观测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会相差一度,这个长度等于同一经度上纬度相差一度的距离,乘以180后就可以得到子午线的长度

你硬要说他测出了子午线长度的话,那么如果春秋战国时候有人把一个球从高处抛下,测算并记录了落到地面的时间,是不是也可以说中国最早测算出了重力加速度

先不说一行的观测其实有很大误差,而且最后的计算子午线长度是近现代人根据史料自己加戏计算的,然后到了历史课本上就演变成了他最早测算了子午线长度,是不是像极了课本封面上那个根据寥寥几句文字制作的“地动仪”,只能作为祖上阔过的证据而无实际价值

最后一个例子,我们大书特书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讲述了各种比雕版印刷的先进性,但却对缺点和技术不成熟之处只字不提,所以你可以搜一下知乎有提问“为什么活字印刷术这么先进,中国古人却大量使用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更先进为什么在古代没有取代雕版印刷?

用民族主义叙事去写本民族历史,都能写出一堆先进性,毕竟能存在到今天的民族,哪个在历史上没有阔过

而事实上,不说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这些我上学时候课本上还出现过的,就算是连一个章节都没给过的,我们西边伊朗高原上的邻居波斯帝国,开始实行行省制、驿道制、货币税收制时候,我们这边还在东周分两半的前半段,秦始皇还得好几个世纪出生

所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真的科技遥遥领先远超西方过,其中技术部分可能与西方不分伯仲,有一些门类有独创性,但科学事实上一直是落后的

尤其是哲学和数学严重偏科,而这两个又分别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

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讨论理性、民主这些词汇时,我们这边正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当《几何原本》成书时候,我们这边能讨论的只有墨经小孔成像,大约是专业教材和少儿科普书籍之间的差距

我们总说上下五千年,其实这也是一种禁锢,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封闭的地形虽然保证了东方文明的不断传承,但是也阻碍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借鉴

在地中海沿岸,依靠便利的交通,埃及人、希腊人、腓尼基人、亚述人、犹太人、迦南人、巴比伦人、罗马人,你来我往相互交融,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民族间的思想碰撞,科学汇流,即使被中世纪神学禁锢过一段时间,但是底层的科学储备一直都在,所以文艺复兴后能够快速崛起遥遥领先世界

而我们的基础科学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基本被自己锁死,纵然有一些技术上的累积,以及来自经验总结与巧合发现的应用,但却在底层科学上裹足不前,很难有爆发式的突破

现实并不是西方伪史论眼中欧洲野蛮人从树上跳下来用几百年就吊打了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任何爆发式的增长,都是由其底蕴存在的

也不能把责任推给蒙元和满清,事实上汉唐明都存在汉族长时期相对稳定的统治,然而我们能拿出来说的也只有军事、文学、工艺,在科学上一直没有太多进步

当然我们也发展出了近代以前最好的文官制度以及中央集权,我们也有丝绸、瓷器这些无关底层科学的技术创造

回到问题上来看,我国古代科技并未远超西方,甚至还有些落后,尤其是数学和哲学上这两个基础学科上的落后,导致了我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缓慢,最终在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一波爆发中被远远甩开

打这些字不仅是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希望一些人能认识到自己民族的地位,我们和这个地球上许许多多的民族并没有太多差别,有优点,有缺点,有过黄金时代,也有过黑暗历程,唯有保持谦卑,积极交流,取长补短,方可长存

不要整天搞皇汉学说和西方伪史论了,多读书,多学习,上一次骄傲自大自诩天朝上国被揍一头包的历史还没过去多久呢,这才吃饱饭几年就又要睥睨天下了

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2023年1月8日更新,鉴于下面有人复制唐书天文志说事,在最下面放一个知乎电子书的链接,希望他们下次复制的时候能做到不断章取义,还有就是能看懂文言文

再放一本《墨子》和《几何原本》,有兴趣自己对比一下,我想只要上过初中,学过几何,那本几何原本看起来应该很熟悉,我上学时候的几何教材依然是这样,希望别拿《九章算术》之类的来碰瓷了

还有一本《简明逻辑学》,教你如何有逻辑的反驳别人的观点,我上大学时候有门专业课,叫“逻辑思维训练”,我觉得应该把这门课移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去,这样就能少很多伪史论信徒

还有劝我看历史书的

从你们的言论来看,我并不觉得你们自己看了这些书,你们甚至连下面这些书都不会看,多数也是听听所谓的“国学大师”的讲解,甚至是在短视频APP上刷的二手“讲解”

你如果是个初中生高中生,持伪史论观点就算了,毕竟我初中时候也沉迷各种“世界未解之谜”,高中时候还每期不拉的看《环球时报》,看完《货币战争》也觉得发现了世界的阴谋

但是你要是上过大学还信这一套,我觉得你和你的大学教育,一定有一个出问题了

讲两个问我离开校园后,遇到的印象比较深的坚信“老祖宗智慧”的人

一个是在某项目遇到的“和君咨询”出来的项目经理,此人常年随身携带三枚铜钱,饭桌上讲的是周易和相法,私下闲聊三句话离不开“腾蛇官鬼”,我倒是不觉得他蠢,因为他实际操作时候用的还是现代管理学的东西,只是很多民营企业小老板就信那些,他这也算是应对特定人群打造的智商税收割机

另一个是在法门寺参加活动时候遇到的潘宗光,这个人是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张国荣表哥,掰扯的主要内容为现代物理学前沿成果证明了佛教思想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比如“弦论”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俩人一个用封建迷信包装管理学,一个用现代科学包装传统宗教,虽然我不信,但是也不得不说他们讲的东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逻辑自洽的,伪史论信徒如果能做到他们一半水平,我也愿意跟你多讨论一会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网络,我都讨厌两种人,一种是屁股决定脑袋,上来先扣帽子再污蔑,拥有灵活道德底线的人,一种是缺乏逻辑还自以为是的人,麻烦对号入座一下,点个反对或者举报然后划走,不要私信或者发表暴论,我闲下来时候是真会喷你们的

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喜欢归喜欢,该认识到的不足还是要认识到的,尤其是不接受再搞什么复兴“儒学”糟粕,那些东西除了愚民和加强统治,别无益处

与其费尽心思证明先进性,不如去B站看看“周观鱼”或者“李青仪”的视频

知乎电子书——几何原本旧唐书·天文上墨子简明逻辑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