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国单《感觉不如O神》,我突然不想对国单保持一个宽容的态度了。我们应该对国单保持宽容的态度吗?
我不知道“游戏产业的守护者”这个称号(购买游戏达到1000款)有多少人拥有(起码在国区)。
我也不是什么富哥,单纯是一个喜欢游戏的人,愿意为游戏产业贡献一份力的人。除这一千多款游戏以外还有将近一千的DLC。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账号加起来也有八百款。
国单也买了一百多款(不算上黄油)
到了我最爱的打脸时刻
先来说说中国买断制玩家的用户画像:(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分类仅为阐释需要,拒绝给个人贴标签的行为。
盗版玩家怎么叫?“这是玩游戏的权利”,“以后会补票”
共享steam账号用户,一般在卖家嘴里这称作离线正版。
低价区steam用户,如阿区俄区这些,用远低于国内正常物价的价格购买游戏,造成steam阿根廷区人数大于阿根廷十几人口的情况。
国区steam用户,正常在国区购买消费的中国用户。
港区steam用户,因为国区封锁导致部分游戏/DLC无法购买从而转区进港区消费的用户。
其他区域steam用户,如美区日区等,一般是工作/学习需要人在国外但有消费需求的用户,但部分用户也会保持steam账号属地在国区。
epic用户,同上,也有低价区高价区之分,只是epic每个星期都送游戏导致部分人epic游戏库的数量远超他们的steam。
会员用户,比如最为熟知的XGP,EA会员等。
主机用户,经典御三家,购买游戏价格高昂,也有买个PS5只为玩原神当播放器的例外,站在鄙视链顶端。
就个人观察来说,低价区用户在中国买断制玩家之中占据了不小的板块,一般来说低价区小号购买游戏通过家庭共享给国区大号游玩,游戏时长能算在大号头上。这一部分玩家往往在互联网上最为活跃,声量不小。
通过小黑盒提供的数据可知,库里拥有25个游戏(包括免费),游戏总价值在1600就能超越50%的用户。我们按照20个付费游戏来计算,每个游戏三折购买的花费在24/款,如果是五折则是40/款。
这还仅仅是处于50%的数据。这么看下来,买断制游戏的花费比玩氪金手游的开销大的多。(付费率最高的米系玩家大概在20%以内)
偏题了不好意思,国单目前是个什么情况呢?市场不大,这三四年叫的上名的屈指可数,买断制总销还是把永劫无间给算进去才勉强能好看一点。至于戴森球就是纯意外不可复制的爆款。
那国单玩家是什么个情况呢?
无脑吹国外的,最常见的就是网上偷几个高清素材扔进剪映里一剪加个抖音BGM,起个煽动性的标题,比如叫“这些游戏中国永远也做不出来”,然后评论区张牙舞爪的把国内头部游戏厂商的九族都问候个遍,其中云玩家(或是没玩过几款的玩家)占比奇高,哪怕视频里游戏名都写错了也无人能纠正。人家做视频搞对立是工作,你们在干嘛?人家MCN专门孵化这类视频创作者,精准筛选目标。只是没想到被筛出来的能有这么大一群,真为国单玩家悲哀,真的。
无脑吹国内的,死咬着黑神话不松口,断言黑神话能一举拿下年度游戏的,攻击一切不叫好的。算了你开心就行。
在社区里拉帮结派的,搞小圈子秀优越的,搞村规的。魂啊,怪猎啊,cod啊,战地啊,似乎是个游戏就能搞不得不说我们国单玩家真是太棒了!借用卢本伟的两个字:“**”
无脑反手游的,认为手游就是洪水猛兽,挤压单机生存空间,举报二次元媚宅,认为手游人均氪648的,天天一口弱智言论搞那套自以为是的政治正确,在自己构建的象牙塔里玩精神胜利。(大哥你不玩网游是吗?)
再来说说《感觉不如O神》这件事,居然有人拿《东北之夏》来举例,人家是对互联网宠物的二次元解构与重构,也没有对任何人抱有攻击性,是创作与社区反馈的良性循环。你这抽象游戏有什么?主创搞失联影响了原本团队的游戏制作不说,把那套自以为是的象牙塔堂而皇之的搬到明面上,带着一群千刀万剐的乐子人把这事情闹大,从根本上破坏国产独立游戏的制作土壤,倒逼其他创作者也从亲妈和流量中选一个?
归根结底还是抽象文化该死一死了。倘若国单社区还是这个鸟样子,真的该切割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