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唐能够做到各民族平等?
大家应该看过《九州牧云记》吧?
里面的草原部落只要离开了自己的放牧地,就会被穆如铁骑给灭族。
其实唐朝就是这样统治游牧民族的。
唐朝将每一个草原部落都划分了牧区,一旦哪个部落越界放牧,那就是叛乱。
比如封常清刚跟高仙芝玩到一块的时候,就是靠剿灭达奚部来崭露头角的。
这个达奚部,被限制生活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地区,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因此经常非法迁徙。
开元29年,达奚部因为活不下去了,部分部众沿着欧亚大草原一路向西逃亡,结果被高仙芝带2000骑兵狙击,在吉尔吉斯斯坦被唐军尽数歼灭,余下贩卖成奴。
天宝13年,达奚部又活不下去了,于是全族非法西迁,这一次被封常清一路追击了数千里,灭族销户在中亚的伊塞克湖以西。
葛逻禄,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吧?
就是那个在怛罗斯之战中,关键时刻背刺唐军,导致唐军战败的部族。
有些人就很疑惑,为啥葛逻禄要背叛大唐呢?难道大唐对葛逻禄不好吗?
我在查阅史料时,也了解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开元末年,后突厥汗国持续内乱,唐玄宗命令回纥、葛逻禄等部落,在唐军配合下灭亡了后突厥汗国。
天宝三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了回纥汗国,并被唐玄宗册封为了奉义王。
天宝四年,骨力裴罗攻杀了后突厥汗国末代可汗——白眉可汗。
骨力裴罗斩杀了白眉可汗后,第一时间将白眉可汗的首级送往了长安。
于是,天宝五年,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这等于钦定回纥为草原的领袖。
大家可能有疑问了,这些跟葛逻禄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不是说,当年唐朝是诏令回纥和葛逻禄等部落一起剿灭后突厥汗国的吗。
可是后来骨力裴罗吞并了葛逻禄一部分部族,而唐朝却因回纥的功劳而没有追究。
剩下的葛逻禄部族又分裂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在阿尔泰山(俄罗斯至哈萨克斯坦一线)一带自立叶护(类似于中国的“王”,在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中,“叶护”有继承“可汗”宝座的权力)。
也就是说,天宝十年的怛罗斯之战,葛逻禄其实已经是多次分裂后的葛逻禄了。
虽然葛逻禄一直臣属于唐朝,但并不是所有的葛逻禄部族都是真心臣服于唐朝的。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当阿拉伯联军和唐军战斗胶着之时,葛逻禄骑兵突然背刺唐军。
已经血战五日的唐军,一时被葛逻禄切断了组织链条,最后在夹击之下唐军只得分别突围。
至此,怛罗斯之战,以唐军战败告终。
其实,唐朝在论功劳时,牺牲小部落的利益也就算了。
问题是后来葛逻禄分裂后的几个分支,被分配的牧区都不怎么好。
唐朝就是这样,谁跟大唐走得近,大唐就支持谁,谁就有水草丰茂的牧区。
谁让大唐不开心了,大唐就剥夺它的生存权——要么给你条件恶劣的牧区,让你活不下去;要么直接灭族。
而且唐朝还记仇,虽远必诛。
怛罗斯之战后,唐朝还让封常清带了两万瀚海军远征千里,跑去找葛逻禄算账去了。
只可惜封常清一回来就碰上了安史之乱,不然阿拉伯也跑不了。
你像葛逻禄也好,达奚部也好,原本都属于薛延陀。
薛延陀曾经助唐朝攻击东突厥,所以被唐朝册封,并且成为了唐朝的属国。
薛延陀强盛后,唐朝又扶持回纥来牵制薛延陀,最后把薛延陀给灭了。
还有后来的突骑施,作为唐朝的属国,是唐朝遏制阿拉伯扩张的第一线。
结果在阿拉伯战场上战功赫赫,多次击败阿拉伯的突骑施,强盛后骚扰唐朝,于是又被唐朝灭了。
所以,纵观唐朝时期的草原部落史,你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你听都没听过的小部落,在唐朝的扶持下成为了大部落,然后又威胁到了唐朝,被唐朝灭亡,其地位又被新的部落所取代。
哪怕是回纥,因为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所以成为了安史之乱后的世界顶级大国,更是草原上绝对的霸主。
但即便是安史之乱后半身不遂的唐朝,也联合黠戛斯把回纥给灭国了。
可见,唐朝哪怕是自爆之前,都要先把草原部落给灭了再说。
斩草除根到这种程度,还谈什么民族平等,实在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