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的儿子很厉害,诸葛亮的儿子却是草包?

发布时间:
2023-08-22 13:15
阅读量:
15

司马师生于公元208年,司马昭生于公元211年,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卒于公元251年,也就是说,在司马师从出生到43岁,在司马昭从出生到40岁,司马懿都是在世的。司马懿不仅仅为司马师、司马昭提供了家门阀阅作为入仕资格,提供了婚姻网络作为从政帮衬,也为两位儿子提供了二十多年的军政指导,要知道,司马懿在曹魏中前期,至少是整个曹魏境内一等一的军政高手。在如此亲爹的手把手教导之下,司马师与司马昭的表现只能说是正常发挥吧。如果考虑到西晋立国之后的种种叠bug,窃国也没窃顺溜,纯纯俩及格野心家而已。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诸葛乔、诸葛攀父子虽为诸葛亮继子孙,而且诸葛乔也受到诸葛亮的严加管教,但无论是诸葛乔还是诸葛攀,都是英年早逝,其中的诸葛乔甚至在走到了诸葛亮的前头。作为受到诸葛亮直接管教的成年子嗣,诸葛乔其实相当可惜,根本没有机会展现诸葛亮的栽培,就匆匆离开了历史舞台。

至于诸葛亮的亲生儿子诸葛瞻,与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在诸葛亮去世之时,大概率都是七八岁的少年,诸葛亮压根就没什么机会把成年人才会理解的军国大事传授给这二位后裔。诸葛瞻在成年以后,只能见到“蜀中无大将”的季汉人才枯竭状态,更没有亲身前往北伐前线指挥作战的经验,诸葛亮、杨仪、魏延、姜维、蒋琬的治国理政经验,见都没见过,更别提手把手去学了。他在成年之后能够接触到的顶格也就费祎了,你还指望他能有怎样的上限?

事实上,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是天资聪颖的凡人,而非神话里的仙人,他们均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能力”通过“血统”或“法力”传授给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任何人。你看到的是他们的儿子之间有着军政能力上的巨大差距,看不到的却是司马懿拥有诸葛亮远远比不上的亲子陪伴与言传身教。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人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样的“能力世袭”封建迷信思想?

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正手把手栽培的诸葛乔能够拥有更长的寿命,并且被诸葛亮栽培扶持个二十年,才是司马懿父子的适格对照组。连这点科学精神和基础逻辑思维都没有,也难怪会相信“是谁的儿子,就天然会怎样”的奇怪思想了。

如何评价司马师?

另外,就像其他答主提到的,司马懿用四十年时间培养了两个窃国大盗,诸葛亮没怎么培养儿孙也是满门忠烈,竟然被题主认为“大盗”很厉害而“忠烈”是草包,这就很奇怪了,怎么人家封建社会道德理念中,好的部分你不学,偏偏要学“龙生龙凤生凤”这种糟粕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懿栽培儿子四十年,栽培出俩蹩脚野心家窃国大盗,结果后续子孙解决不了这俩儿子叠的各种bug,最终迎来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与衣冠南渡“套餐”,可见是一代不如一代,无论是道德上还是能力上,都应该是双输的评价,谈不上厉害到哪去,没见过把顺风车开成这鬼样子的。

为了笼络家族势力、避免重蹈曹魏的覆辙,司马炎封宗室王是否是对的选择?

如何理清晋朝的历史?

诸葛亮虽然没有栽培诸葛瞻八岁以后的人生,更没有传授什么治国理政、带兵打仗的经验与技巧,甚至连孙子诸葛尚都没见过,还能把自己的高尚德操与忠义情怀,贯彻到了半个世纪之后,贯彻到亡国之际的子孙身上。那么,诸葛亮教导了的,子孙遵从并贯彻到底,百分百接收诸葛亮的家风传授,诸葛亮没来得及教导的,人家不会,又怎样?诸葛亮祖孙三人那可是百分百的吸收转化率!比司马懿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主,强太多。

当然,想本题这般“权谋至上”、“厚黑至上”,不知道德为何物的思潮,前几年很流行,现在还有不少“厚黑权谋”观念解析历史的文章甚至书籍大行其道,所以才会觉得诸葛瞻、诸葛尚的殉国是一文不值的“草包”行径,并进而吹捧起被一千八百年间的古人接力批判的司马懿一家,对此,我只能说:

相信东晋肃宗明皇帝司马绍也十分认同我的观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