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到缅北去的所有受害者联合起来,能不能逃离缅甸?
统治者要想保证权力的运行,就要将一部分权力下放,形成一个或多个利益集团,因为其人数相对较少,利益又都趋于一致,天然容易形成联合。
而对于被统治者而言,则因为人数众多、利益分散,即使联合,强烈的小农意识与自我意识也只能形成地域同盟或者血缘联盟,山头主义思想严重;缺乏阶级觉悟,看不到共同利益,形成的利益集团分散且多,容易形成内斗或者被分散瓦解。
如果有100个人要突出重围,首先出去的40人会被射杀,剩下二十个要与敌人进行搏斗,只有最后的20人才能逃出生天,这是前提条件,如果这100人是独立的个体又相对分散,没等突围,内讧就已经消耗掉大半人数。抗战时期,对于国军各路守军自身来说,对自己最理性最有利的选择,不是死战到底,而是保存实力,谁当先锋,谁受到的损失最大,谁保存实力,谁获利多。溃散在所难免。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对于很多人来说,组织能力几乎为零,领导相识的三个人都是问题,更遑论不相识的几千人几万人乃至于十几万人。
没有强大组织能力的普通人加强联合的手段也有很多,比如投名状。向非法团体组织或者个人表达忠心:每个人身上都有血债,都必须维护组织利益,不能背叛。《水浒传》中,林冲要在梁山落草,王伦向其要求投名状: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这种原始的手段所产生的关系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与局限性,再或者结拜歃血为盟从目的上都是一样的,由这种关系形成的集体,说白了就是缺乏先进思想指导的行动,很难为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很容易为自己的眼前地局部的利益所迷惑,被分化瓦解,或者陷入内部血腥屠杀之中。他们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短暂的、无力的、失败的。
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或者过于强大的组织能力,看不到共同利益,只会被瓦解分散,在一步步内耗中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