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明明碾压特斯拉。为什么现在王传福还不是世界首富?
前言
这几天只要是关注汽车资讯的人,都或多或少看到过一个新闻:比亚迪第500万辆车下线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比亚迪第500万辆车下线到底意味着什么。
比亚迪第一辆插混车是2008年的F3DM,一直到2021年5月份比亚迪的第100万辆新能源车才下线,但是从100万到300万,比亚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而从300万到500万,比亚迪用了不到9个月。
这些时间节点上,比亚迪1996年做动力电池研发时,距离宁德时代成立还有15年;2003年比亚迪布局电动汽车时,特斯拉刚刚才成立;2008年比亚迪插电混动车上市,三年之后的2011年丰田通用才上了插混车型;2010年比亚迪第一款纯电车发布,要到5年之后的2015年我们现在一众新势力品牌才成立。
二十年前,在大家都对未来发展技术摇摆不定的时候,船夫哥坚定地走了新能源电车这条路,并且一直都没动摇过。
从结果去回顾,好像这条路很简单:停产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插混和纯电路线一起走,做更安全的磷酸铁锂,油车电车价格打到同一个价位,然后顺利拿到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和底气。但是站在过去的每一个节点,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去质问自己:这条路到底对不对?而过去船夫哥的决策因为过于超前,在早期的时候受到过很多质疑甚至是嘲讽。
比亚迪第500万辆车下线的意义就是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答案:这条路是对的!
2023年的现在,所有的消费者对于比亚迪只有一个诉求:Shutup and take my money. 大家都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钱让比亚迪收下,然后催着比亚迪快速交车。
个人解读
长达20年的布局的背后
虽然很多人都在喊我们要坚持技术路线,要坚持坐冷板凳。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是没有困难,只是短期没有回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直接放弃,然后劝说大家一起放弃。
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发生了不止一次,也不止在一个行业里发生过,也差点在比亚迪身上发生。
比如王传福在采访里提到的,在最近的 12 年,比亚迪有 11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是净利润的 3 到 4 倍。2017 年到 2019 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 2019 年,净利润只有 16 亿,但在研发上,“我们还是咬牙投入了 84 个亿。”
2019年是比亚迪黎明前的黑暗,连续十年销量不振,技术投入没有产出,那时的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
好在,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一直没放弃,从1996年开启动力电池研发,到2003年布局电动汽车,再到2008年第一款插混电动车上市,2010年第一款纯电车上市。
熬过了2019年那个黎明前的黑暗之后,2020年比亚迪就进入了爆发期:DM-i 超级混动、刀片电池、E平台3.0等陆续上市,比亚迪的销量开始爆发式增长。
接近三十年,一代人的积累,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比亚迪厚积薄发。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任何企业能绕开比亚迪。
我之前在比亚迪开会的时候,拍的一张比亚迪集团的分布图:电池(太阳能,储能,新材料),动力,半导体,精工制造,车辆制造(轨道交通,商用车,乘用车),科技研发。
这些方向每一个部分都是重资产大投入,但是比亚迪还是抗住了,并且做下去了。
目前三十年的积累带来的成果是什么?是比亚迪业务布局全球,多品牌同步发展;是中国乘用车市场从此摆脱了合资车的控制,彻底把市场的决定权收归自己;是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畅销无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汉EV出口到巴西之后,起售价539990巴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72.46万,直接成为富豪的标配车型。而在巴西,一辆保时捷Macan才能定价29.9万雷亚尔(约合65.07万元人民币)。
战报会骗人,但是市场绝对不会骗人,消费者的钱在哪里,代表着市场的认可度在哪里。
从二十年前一堆人手拿着钱催奔驰宝马奥迪交付,到现在一堆人拿着钱催比亚迪交付。没变的是消费者,变了的是品牌认可度。
品牌认可度是建立在品牌质量上的,而品牌质量是建立在品牌技术实力上的。比亚迪的技术要说明白那可能要几天几夜。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专利数量绝对是反映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直观的参数,比亚迪展厅里面有一整面墙全都是挂的比亚迪的专利。
在这些专利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技术产品综合起来就是e平台3.0底盘,再细化下去就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分布式驱动结构,云辇车身控制系统等等。
作为目前新能源车领域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品牌,从电池到电机再到电控,再到整车制造,比亚迪都能在自己一家集团公司里流转,设计制定下一个世代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标准。
并且比亚迪全线转新能源汽车之后,所有的子品牌都是重新设计开发的,根本不会担心新平台与新车的推出会对老产品线有负面影响(当然,老车主自嘲一下,比亚迪新车迭代升级太快了,老车主只能一笑而过,抓紧挣钱换新品)。
这么多话,核心意思就一个: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闭着眼买,尽情开。
船夫哥在发布会上说的每一个能打动你的卖点,其实在比亚迪的车上都已经搭载了,说到就是做到。
结语
说个细节,比亚迪第500万辆下线的车型是腾势N7,这也是这是首个搭载了比亚迪自研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
这或许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竞争电动化上半场正式落下帷幕,更加激烈,更加复杂的智能化下半场拉开了帷幕,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智力资本去获得更强的优势。
但是好消息是,比亚迪熬过了10年 ,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在技术收获期与行业上升期获得了认可。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地产生收益来反哺比亚迪,在智能化竞争加剧的下半场,当比亚迪的第1000万辆车下线时,或许就是新能源汽车绝对领导者成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