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算不算公知?
关于杜甫的问题,很多年前就已经批评过了,比如无产阶级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早就批判过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郭沫若表示,“据我所知,四川贫民最多一层草,他有三层草,大地主无疑,邻村的革命小将拿走他的茅草,是革命行动,我们应该…
杜甫的《登高》和崔颢的《黄鹤楼》,到底哪一个才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冷知识,《登高》从唐朝诞生以来,是直到明朝才被那位喜欢挖冷门的诗评人胡应麟率先捧起来的,他挖的冷门还有那首让大家抓狂的《春江花月夜》。而在之前唐宋元近千年的时间里,《登高》在众多大咖眼里也就那样,有优点,问题也不少,总之并不是一首热门诗,《春江》更是没有啥存在感。明以前专门点评《登高》的人很少,当时没有人认为它是老杜最有代表性的七律。包括在后来的清朝诗家眼里,对此颇不以为然的人也很多。唐、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