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维最后那几次北伐算不算是穷兵黩武?
一般来说, 大家不怕暂时的脏活累活有危险的活,但是怕跟着没有前途的领导。姜维后来把自己搞的天怒人怨,连廖化这样的非益州本土派都来抱怨他,不能都抱怨本土派保守,谯周捣乱,「让人看不到希望」才是主要的。比较一下诸葛亮的北伐, 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在军事上有,但是更主要的是在政治上。诸葛亮是很善于为北伐「造势」,凝聚人心的大师。第一次北伐的背景,是诸葛亮已经「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前…
如果魏国变成这个样子,那么姜维北伐是不是会容易很多?
你这不就是后代南北朝提前上演嘛 长安西魏对标北周 洛阳东魏对标北齐 成都蜀汉和建业东吴对标南朝 北方一分为二 司马昭和刘豹如锐意进取 那肯定是要打出狗脑子的 可以参考北周北齐的玉璧鏖战 在看南方 后世是一个统一的南梁政权 既有江淮北伐进取之地 又有益州沃野千里之足 还乘着北魏内乱 组织了北伐 结果还是无功而返(当然梁武帝和元颢的骚操作也要负责任)三国时期吴蜀之间龌龊不断 很难做到亲密无间的配合 想要全面北伐只怕…
为什么几万北伐军能打倒北洋军阀?
说到北伐战争,就一定要先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1926年4月,由于冯玉祥地盘扩张太快,犯了众怒,因而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组成“讨赤联军”,共同对付他。 当时,冯玉祥有20万国民军,二张和吴阎四人的兵力加起来有五六十万之众,所以这场大战的结果,自然是以冯玉祥惨败,“讨赤联军”大胜而告终。 好,那么这件事跟北伐战争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大! 因为,吴佩孚作为“讨赤联军”的发起者,他调集了两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