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钢琴可以忠实地记录和还原演奏者的按键时间和力度,那钢琴演奏会上是不是只需搬一台自动钢琴就可以了?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5
阅读量:
14

当然不能这样说,不过,题主的这个方案也是不错的,毕竟起码这是真乐器在真实空间中的声音,任何环绕声全景声都比不了,有一说一,这还真的有机会比听CD听录音效果要好……(但不值得我买票就是了)

真人演奏之所以可贵,就在于真人是会随着时间、空间、心情等等外界因素给予的反馈,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和用机器百分百还原某一场演出可谓从根源上是南辕北辙,也许未来的AI可以做到接近、达到甚至超越真人,但目前还不行。

这个反馈对于演奏乐器经验不多的朋友听起来比较玄学,但它影响是很明显的,比如,有的表演场地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因为房间形状和高度的缘故,混响很深远,有的则听起来很干;其他还有湿度温度的种种不同,都足以造成同样的乐器会发出不一样的音色和音量。成熟的演奏者在演奏第一个音符之后,就会马上本能的做出调整,以适合的力度、技巧来匹配当前的这个环境。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看过交响情人梦日剧,应该是巴黎篇吧,野田妹有一次去一个教堂演奏小星星变奏曲,不是很正式的表演,她坐在钢琴前,先弹了一个单音,用心去感受教堂的自然混响,然后才开始正式演奏,就有很好的利用起自然混响,和踏板做了很好的配合,同样这首曲子,如果是在录音室里弹,踏板的踩法绝对是不同的。是说莫扎特那年代的曲子的踏板用法实在微妙到不行……我不是学古典钢琴出身的就不班门弄斧了)

再往深处说,彩排时的空场地、坐满观众的满场地,声音也是不同的(所以彩排试好的音基本都只能参考)

再往心理层面说,观众的反应也会对演奏者产生反馈,比如当观众无比的安静和聚精会神的时候,演奏者就可以把弱做的更弱,把情感做的更细腻;当观众好像不太专心的时候,演奏者或许就可以把同样的一个曲子想办法做的更刺激(当然还是在一定程度之内的)而演出者的表现、肢体语言等等也会对观众产生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舞台魅力,有的人天生就能带动人心,有的人天生就透明属性,演奏者和观众是互相影响的。

(BanG Dream里我忘记哪一集或是游戏的哪一个剧情,去搜了一下也没找到,原话记不清楚了,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完美的live是台上的演奏者和台下的观众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产生的共鸣效应,这句话表达的就是我想说的)

所以,外在的因素再怎么变来变去,其根本在于的是,演奏者心里的音乐长什么样子,这个决定了他演奏出来的东西的上限,真正值钱的也是这个。而他手上的技术决定了下限,只要他的技术足够,他总能克服一切变来变去的外在因素,去做出一个接近他上限的表演。而自动演奏就是固定死的一块木头浮在水里,水高它就高,水低它就低(环境越接近所记录的这个版本适合的完美环境,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无法修正)

所以,题主这个方案,作为乐器特性展示、作品基本展示、已故大师的追忆等等特殊场合,是真的可以,如果配套有做好,效果也应该真的会比放录音要好,但想要听一个顶级的现场演奏,目前来说,还是非真人不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