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发展前途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8-15 23:35
阅读量:
13

山西有没有发展前途,只看北京一句话。

山西,离北京太近,离边疆和出海口太远。

100多年前,山西不靠煤。慈禧老佛爷西窜路过山西,白银谷没了——通达天下的晋商根都被挖断了,财富断层;精英士族没了——送去给八国联军杀头泄愤,人才出现断层。只留给后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没人知道该怎么做,只能在墙上挂着看看。

军阀混战时山西人的日子算过得不错的,阎老西没有太大的野心,靠着“表里山河”狡猾地做着土皇帝,发展了点教育,搞了点基建,山西天灾也少,人还不至于饿死。

小日本来了后,山西人受了很多苦,死了很多人。在大同挖煤制造了很多“万人坑”,朔县因为抵抗城破后被屠了城,太原会战惨败。。。共产党组织抗日,打出了平型关大捷,第一批敌后抗日根据地都跟山西有关。八年抗战,三晋儿女是英雄辈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底子算是不错的,阎锡山多多少少还是给山西留下一点东西——识字的人算多的,各地学校也不少,山西地形那么复杂铁路能用的居然还有几条,煤矿不少,基础工业留了下来……(所以,阎锡山在山西的口碑还不算太坏)。朝鲜战争打完后的苏联援建项目,山西也分得了好几个,加上煤炭储量和产量全国一枝独秀,山西的重工业很厉害,GDP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也不是没重视山西,但对山西的定位很明确——能源基地。什么能源?煤。一批大型煤矿上马,最出名的就是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上的安太堡露天煤矿——中美合资,美国技术。随之而来的是小煤窑、炼焦厂的“遍地开花”,没人管,顾不上管,谁胆子大谁是地头蛇谁发财。八九十年代造就一批“煤老板”,这批人完成了原始积累,但是二十多年山西的其他产业无人问津,曾经盛极一时的乡镇企业也快速凋敝。后来,煤老板中没有才能的,卖了煤矿拿着大笔现金满世界消费——移民,北京买房;有点抱负的带着资本去了北京——山西是造血根据地,北京是投资好去处。连很多京圈的导演都说煤老板时代是电影人最滋润的时代——有钱,不干预过多,单纯实现情怀。

在山西除了煤啥产业发展不起来的时候,胡富国急了,他知道山西要想翻身只有煤炭市场化一条路。修太旧高速公路,万家寨引黄工程,大搞火力发电……这些有利山西的事情怎么搞都可以。但是,一旦碰了上面给山西定的煤炭保供价的“红线”,一个地地道道生长在山西,到辽宁学习采矿技术回来后从煤矿基层干起,做到中央能源副部长的山西省委书记,直接给调到了中央扶贫办。从那以后山西的一二把手走马灯一样的换,你去大马路上问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和省长是谁,十个有一个能回答上来的算这位领导干出了点名堂。东部发展没山西,西部大开发没山西,中部崛起其实就没给什么资金政策也没人愿意带山西玩——只要你供廉价煤就行了。

自那以后到现在,山西再无出头之日。煤价好的时候,煤矿日子好过一些,带动的其他产业也能喝点汤;煤价不好的时候,煤矿工人工资直接腰斩,人们吃碗刀削面都不加鸡蛋了。

“……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怎么蹚,谁来蹚,拿什么来蹚……

其实山西人是有答案的,但不能说。

五分之二的地下都藏煤


这么多煤矿,拿什么做转型,转向哪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