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有什么鲜为人知但很重要的真相?
以下10条考公真相,看到了算你幸运。点赞收藏,实操应用,多考出几分真的说不定,或许上岸也就差这么一点点。
1.“三不公开”原则,其实是公开的秘密。
“标准答案不公布、各题分值不公布、试题不公布”——这就是著名的公考“三不公开”原则,或许这是国家公平公正公开选拔人才的需要。但是凭借万能的“考生记忆”,历年公考真题已不是什么秘密,网友和机构对于各题分值和正确答案的认知也愈来愈趋于统一。下列题型及分数,是答主亲自整理的,小伙伴们在备考中可做参考。
2.吓人的“报考比”,其实是个“纸老虎”。
走进公考笔试考场,你可能会发现很多空位——不少报名的考生并没有出现在考场。比如2023年国考,确认报名的考生194.8万,实际走进考场的是152.5万,弃考占比达21.7%。所以,不要被系统所谓实时的报考人数吓倒,只要走进考场你就已经战胜40万人了,况且你身边还有许多是临阵磨枪仓促应对甚至干脆就是来裸考体验的。
3.《行测》答题顺序,其实倒过来更有利。
别误会,不是大调个儿,而是个别模块的调整,比如将最先出现的常识模块放在最后,先答容易拿分的资料分析,然后是言语或判断,再答数量和常识。这是基于心理因素和拿分策略的需要,上来就“卡壳”必定影响心态甚至造成“崩盘”。需要指出的是,在备考刷题阶段,就要有这种习惯的养成并持续至笔试。
4.《申论》高分技巧,其实关键在于小题。
《申论》4道小题是分点采分,而大作文是分级给分,基于这样的评卷规则,往往大作文很难拉开分数,而且还时有压分现象,为此,考生一定不要忽视小题。答主提醒,小题找点尽量宁多匆少,因为评分规则是按点赋分多答不扣,大作文用时尽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以便在小题上用更多时间找到更多评分点。
5.公考培训报班,其实网课更有效率。
诚然,线下班可以营造一定氛围,但不可避免的短板是费钱费时间。即便你宁肯舍得花钱,但时间成本却是隐形的——不会的地方人家不会为你一个人再讲一遍,会的地方你得耐着性子跟大伙再听一遍。而网课,你可以任意时段、任意倍速的快进或后退,不听那些絮絮叨叨没用的。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网课可以共享国内最优秀的师资,比如圈内倍受关注的公考免费课《公考优师领学计划》就是由清华团队参与教研的,主讲老师分别是曾任央企面试官的徐博士、985高校博导大王老师、公考押题女王桑桑老师。答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老师讲的非常实在没有废话,从小白怎样报名选岗,到《行测》如何提高速度,再到《申论》怎么拿到高分,全是技巧,都是干货,强烈建议小伙伴们去体验一下。免费课入口链接我放这儿,点击约课后还有一波惊喜——课程免费赠送公考笔面试资料大礼包,这个一定要找助教老师领取,别处买都买不到的哟!
6.难题啃的费劲,其实放弃更能得高分。
公考之道在于“巧”——不蛮干、使巧劲。答主两点经验分享给小伙伴:数量关系在《行测》五大模块中是最难的,10/15道题中肯定有三五道甚至一半对你来讲属于“哥德巴赫猜想”类型的,拿到试卷瞄一眼确定不行,赶紧猜一个答案写上,别死磕浪费时间;常识判断看着简单,但是不会再琢磨也没用,同理凭着感觉写个答案做下题。记着,放弃是为了赢得时间,保证会做的题不丢分。
7.纠结考研考公,其实上岸更具魅力。
考研为了什么?还不就是找个好工作。可问题是研究生毕业确定比本科毕业好找工作?不少公考职位学历要求可明确标明“本科及以上”甚至“仅限本科”。另外你要注意,考研至少三年后才能工作,这三年,人家在体制内已经有房有车有家有孩儿有积蓄有人脉,比起你的一纸文凭,不一定差多少——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另外还有一招儿——可以在职考研,圆一个硕士梦。
8.模拟套卷参差不齐,其实多做真题才是正路。
国考真题从哪儿来的?是一众专家封闭十几或几十天研究出来的成果,也是省考和事业单位考试的“风向标”。没错,出过的真题不会再考,但变个脸就是省考命题。而市面上那些模拟题,有的是模仿真题改个数,有的是粗枝滥造凑个数,难度忽高忽低,质量参差不齐,多做无益,反倒误导,不代表也看不出备考的水平和状态。真题三大作用:一是报名选岗前检测水平,二是备考刷题中巩固考点,三是考前冲刺时维持状态。
9.高分不是拼智商,其实经验和积累才是硬道理。
有人说,《行测》考的就是中考知识,《申论》也不过是高考文综,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尽言。中考高考有教材,《行测》《申论》只有简章,前者需要死记硬背,后者更看重活学活用。常识的知识点浩如烟海,平时多积累考时不犯怵。还有一点经验谈——拿到试卷你就不是考生了,要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发现不足、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很多难点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10.资料不要买太多,其实很多都是大同小异。
公考官方明确规定没有教材,为此各培训机构各显神通,教材、讲义、口袋书、折叠册层出不穷,有的小机构没有教研团队和专门师资,东抄西拼出备考资料,前后嫁接出模拟套题,其实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叫那些华丽的包装所迷惑,花钱买赝品,时间打水漂。
说到资料,前边提到的公考免费课赠送的资料礼包还是很厚道很实用的,常识的考情分析、数量的解题方法、资料的公式汇总、判断的高频考点、言语的词汇积累以及《申论》的理论导图都是应有尽有,这是蔡金龙老师领衔清华团队教研的成果,现在安利给辛苦的考公人。还没有领取的小伙伴抓紧点击卡片联系助教,不花钱领干货,何乐不为?
考公的真相要在备考实战中探究,看清了真相就能破解不少公考难点,难点的突破意味着考公之路一路绿灯了。别再犹豫,往前走吧,跟不上就小跑两步。越明年蓦然回首,隔岸观火心亦安然。
我是 @墨迹,希望今天的磨叽能够帮到你,也欢迎点进我的主页,看看公考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