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认为理想汽车是工业垃圾?
2月份入坑了理想L8,换掉了原来开了12年的奥迪A4L。到现在正好4个月,开了4000公里。对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我的评价是: 几乎完美。如果说理想汽车是工业垃圾,我希望这样的工业垃圾更多一些。
下面我针对一些讨论比较多的问题说一下我的体验:
1. 能耗
先说结论,我的平均能源费用大约是每公里0.15元。
我开的4000公里重,包括3400公里左右的纯电里程,以及600公里左右的增程里程。纯电时百公里电耗17.5左右,家充每度电0.48元。开启增程时基本都是高速,100-120公里时速,油耗7.7左右(全程开空调)。
这车如果有家充,那么能源方面的体验简直完美。电量100%到20%之间用纯电模式,市内通勤大约可以开130公里,所以我基本3-4天一充,几乎不会用到油。为什么说几乎,是因为长期用纯电模式后(大约一个月)系统会强制启动增程器运行一会儿,估计是怕生锈。李想说理想用户的家充普及率是80%,我觉得大家都是聪明人,有条件装家充的,才会知道这种用车模式有多香。
对比我家里另外一辆车,奥迪Q3(限行时的备用车)。那车上班高峰期能跑出百公里13的油耗!百公里100块钱了!堵车的时候看着油耗表心都在滴血!电动车堵车不多耗能是真香。
出远门的时候,增程对比纯电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完全不用考虑路上充电的问题。7.7的高速油耗虽然比原来的A4L高一些,但对于这么大的车来说,我觉得这个数据非常理想。更何况,我一般开长途也就300多公里,还能用100多公里的纯电模式,平均下来的能源费用就更低了。如果开更远的路,那肯定中间要找服务区休息,休息的时候或许还能蹭一蹭充电桩?据说高速服务区有很多充电的理想,我想可能都是我说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是必须要去充电,但是既然有空桩,休息的时候顺便还能省点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纯电车主不高兴,跟我好好商量一下,我也可以让啊。
2. 增程器
没体验过理想ONE的3缸增程,据说L8的4缸增程器要比理想ONE好不少。就我的体验而言,四个字:几乎无感。首先L8的隔音效果非常好,全车双层玻璃确实非常有效!可能是因为我之前的车都好些年了,当时没有普及双层玻璃,现在很多新车都有这个了吧?双层玻璃除了隔音还能隔热,间接减少了空调能耗和空调噪音。刚提车前几天,我有几次偷偷开启燃油模式启动增程器,我自己能感觉到那微微的震动和声音,但是我问坐在后排的老婆和儿子,他们都没感觉。这还是在市内行驶的情况。在增程器的主战场高速路上,因为车速快,胎噪和风噪是主要噪音,增程器的噪音就显得更小了。
3. 驾驶感受
对比之前的A4L,只能说动力太足了。中低速时只需要轻轻踩,很快速度就到70。网上的数据党们总爱比较百公里加速,但实际使用中,你真的有需要在4秒内把速度提到100km/h吗?别说城市里限速只有70,就算在高速上,也很少有这么空旷的地方可以这么提速吧?更何况,作为家庭用车,这么猛地加速不用考虑老婆孩子的感受么?L8上有个性能模式,可以实现5秒多的零百加速,我就试过一次,老婆感觉加速太猛,就没再用过。实际上平时开车,绝大多数情况下我连普通模式的油门都不会踩满,因为没必要!等红灯排第一时,油门踩到一半,已经超越大部分的车了。
至于转向时的稳定性,抓地力等等问题,“车评家”们可能有很多可吐槽的点。但这些问题对我不存在,因为我们中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高速过弯这种事。就我的驾驶习惯,这辆车在驾驶上实在是没什么不满意的。
因为悬挂比较软,可能“赛车手”们也会觉得这车路感不足,没有驾驶乐趣。这个问题对我这类用户也根本不是问题。专业车手林志颖还开特斯拉撞柱子呢,我还想多活几年,不想在公路上赛车。
4. 乘坐体验
家庭用车,乘员的感受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驾驶员的感受更重要!我2月初逛商场带老婆儿子顺便看了一下问界M7,当时已经觉得很不错(老婆看上了皇后座)。但后来我对比了M7和L8,还是决定再去看看L8。于是第二个周末就去看了车,当天因为太晚没有试驾。第二天晚上又去,试驾完当场订车,第二周安家充,两周后就提车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实在是因为这车乘坐起来太舒服了!男人买东西下决定都是很快的,但是要让女人这么快下决定,只能说明她真的被产品深深打动了。
首先,6座的布局个人觉得是家庭用车最优解。比7座车过路费低(经知友提醒,确认了一下,这是我听信了谣言犯下的错误。不过一般7座车都是2+2+3布局,第三排坐3个人也太挤了,一般情况下最多也就坐6个人。),比5座车多一个座位乘坐更灵活。唯一的缺点就是当需要大后备箱时,只能坐4个人,不过这个可以忍。我们家使用的情况有下面几种:
自己家出行时,2个乘客,大人坐二排右边,休息时可以放倒前排座椅躺着;小孩在第三排自己玩,休息时躺下就睡,也可以窜到二排来坐。
带父母出行时,4个乘客,大人坐副驾+二排,小孩自己在三排玩。
带孩子的朋友出行时,4个乘客,大人坐二排,两个小孩在三排玩。
6座布局完美切合我家的使用需求,可能也切中了很多类似家庭的需求吧。
其次,对比以前的A4L,这车的乘客座椅配置非常友好。2,3排座椅都是电动调节,2排座椅有加热和通风,3排座椅有加热(没通风是个小遗憾)。孩子怕热,特别喜欢座椅通风这个功能。
然后,网上很多人都说坐理想晕。我想,如果不是故意黑,那可能和驾驶习惯有关。
导致晕感有两个原因:悬挂过软导致像船一样上下颠簸、加减速太猛太频繁。
先说第一种:理想L8的悬挂属于“很软”的级别,我觉得跟我10多年前开过的凌志ES有点像,可能是理想认为大部分乘员更喜欢软一点的悬挂,刻意向这个方向调整的。至少我家2位乘员没觉得晕。
再说第二种:之前我曾经去试驾过特斯拉Model Y,这个问题非常明显,连我这个驾驶员都觉得晕。首先是从油车转到电车,控制不住油门,加速猛;其次是特斯拉动能回收力度非常大,新上手时还没学会用油门当刹车,要减速时按开油车的习惯直接松油门去找刹车,就会导致车顿挫感非常强。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理想L8做得非常好,充分为乘客考虑了。理想L8的油门行程感觉比Model Y要长一些,踩前半段时的加速比较柔和,这样更接近油车体验,不会出现轻踩一脚就蹿出去的情况;至于动能回收,因为增程车的能耗压力比纯电车小,所以L8上的动能回收力度是比较弱的。因为有试驾Model Y时不良体验,我一开始把动能回收强度设置为弱,那感觉几乎跟没有差不多,松油门后滑行减速的感觉和之前油车类似;后来我改成中,觉得也很不错,没有顿挫的感觉,滑行减速距离也比较舒服。
总的来说,只要不自己狂加速猛刹车,过坎的时候速度慢一点,我觉得不存在会晕的问题。
5. 空间
这个都不用太多说了,毕竟车长在这里,空间是非常有保证的。就是路边停车的时候略有一点麻烦....稍窄一点的车位都不太敢进了。
5. 彩电冰箱沙发
这个是被很多人喷的。我老婆和儿子也常调侃,理想这车简直是把客厅搬到车里了。可是作为车主说这话,就不是吐槽,而是赞赏了。毕竟,如果是自家的车,谁不希望车里舒服一点呢?
关于彩电:我的L8 Pro没有后排屏,但是比普通车多一个副驾屏,个人感觉足够用了。小孩坐后排,看副驾屏距离比较远,更不容易伤视力。可以在这块屏幕上放音乐,跟着歌词唱歌;可以在这块屏幕上放视频,坐后排看。甚至我自己开车的时候,我也会在副驾屏上放电视剧...上下班堵车的时候可舒服了(开自动跟车)。
关于冰箱:L8没冰箱...我也舍不得多花10万买L9。不断电的车载冰箱,这个东西夏天确实非常实用。大热天出去玩,回到车里有罐冰镇汽水,或者冰镇的西瓜,不香么?我已经有几次感慨,要是L8也有个冰箱就好了,其中有一次是老婆带的西瓜放车上被热馊了...
关于沙发:L8的二排沙发坐起来很舒服,远超我之前的A4L,何况还有加热通风按摩。我相信,在北京的车主,体验过座椅加热以后一定会说真香。我以前买了2辆奥迪,都是只有前排加热,后排加热要加很多钱,而理想直接前后排全给了,这个产品设计是相当有诚意的。座椅通风,夏天爱出汗的我,用过之后也是深感必要。至于按摩,我自己开长途的时候觉得还是挺有用的,而后排座椅的按摩,就没什么必要了。毕竟乘客如果觉得腰酸了完全可以活动活动来疏解。
6. 车机交互
就我个人感受,理想这套车机非常舒服。界面设计美观,使用方便,功能也很强。用起来的感觉和问界特斯拉的车机比较接近,比比亚迪的车机界面好看很多....(话说我是很喜欢比亚迪的,觉得是技术流,但这土味内饰和粗糙车机真的让我家很难选择) 哦,对了,我买车前还看过大众的ID6,那套车机界面也真是糟糕。最近听说大众要和华为合作了,应该可以大大改善。
理想车机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语音控制。智能助手的智商,中等水平吧。我个人不喜欢语音控制,喜欢手动。不过老婆孩子在后排用语音控制还是挺好用的。比如可以点歌,开关灯,开关天窗帘,开座椅通风,等等。
理想车机有个显示车的能量状态的界面挺好玩的,小孩老喜欢看。就是在车的模型上,显示有电池,前后电机,增程器,把当前这几个部件之间的能量流向显示出来,很简单,但是很有科技感。这个界面可以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增程电动车的工作原理。
我买车这4个月来,理想车机有过2次版本升级,确实做了一些有效的提升。并且,我也对理想提交了我希望做的一点修改,客服很快回复,并且在下一次的版本中确实做了改进。理想能以这种认真的态度对待车主的反馈,让我有理由相信车机会越来越好用。
7. 辅助驾驶
理想的辅助驾驶有3个模式:自动跟车,车道保持,高速NOA。我分别评价一下。
自动跟车:最简单的模式,就是跟着前面的车,但是方向完全由驾驶员掌握。这个模式非常适合市内环路堵车的时候用,可以省一点脚力。但是智能明显较低,不会利用松油门减速,经常是跟到离前车教近距离的时候猛一脚刹停,远没有自己开着舒服。点评:聊胜于无,环路上堵半个小时以上时的右脚救星。
车道保持:在自动跟车的基础上增加了车道线识别功能,自动调整方向保持车道,虽然比自动跟车感觉智能了一些,但我觉得实用性一般。遇到车道线模糊或者有出入口的时候,车道识别有时候不太准,我平时比较少用这个功能,宁愿就开自动跟车自己掌握方向。
高速NOA:按照导航,在高精地图支持下全自动驾驶。高速长途行车时非常非常好用的功能。我上周去北戴河一趟,来回600多公里,大约有500公里左右是在NOA状态开的,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累脚了!虽然说理想这个NOA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超车不够果断,不能预判超车时机,上下匝道的表现不让人放心,但是我已经足够满意了。偶尔对它不满意的时候(比如嫌它太肉不敢超车时,比如上下高高速时),自己接管就是了。现阶段,我也不敢开着自动驾驶自己睡觉,只是想缓解一下驾驶疲劳,这套系统确实命中我的痛点。
8. 保养和服务
一年999的服务包,含一次增程器保养(推荐增程模式运行10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换空调滤芯,无限次的接送车服务,车机无限流量。太香了。对比一下:我的奥迪Q3,推荐5000公里一保,实际上我7500去一次,一次1500打底。
我不知道李想是怎么打造企业文化的,但理想这个企业真的让我有20年前第一次去海底捞时的感觉。你会感觉他们是真心为你着想的,从态度到行为,都是如此。上个月因为没注意限高,在地库把天窗玻璃撞坏了。先打电话报险,然后打电话给理想,他们叫代驾上门取车送去维修,修好了他们再叫代驾送上门。这个流程真的让我惊了。当了12年奥迪车主,从来没想过修车会如此轻松。只需几个电话,一点都不耽误上班。
综合来说,理想的车对于车评人和赛车手来说,可以找出很多槽点。但是对于我们这种目标用户来说,它几乎没有短板,反而有很多优点。我这辆车体验起来,它的品质和报价50w+的BBA差不多甚至超越,但它的价格只有35万。我想,这就是理想现在大卖的原因吧。希望理想能坚持做好用户服务,并且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真正成为中国电动车领域的巨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