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小县城的孩子越来越学不过大城市的孩子?
其实原来也学不过,只是以前信息不通畅,你没发现而已。
大城市的教育比小县城的优势有两个,一是教育方法,另一个是教育资源。
方法这个,是被很多小县城学校所忽视甚至鄙视的,很多学校还坚信着努力就有收获,成绩不好是因为吃的苦不够等等。实际上学习方法比学习的努力程度重要的多。
很多小县城的学校,都还在卷学习时间,晚上下了晚自习,宿舍里还得小台灯看书,仿佛直接睡觉就是伤天害理。早上五点半起床跑步,在大家吵杂的环境下开始早自习。
学生都休息不好,睡觉和学习都没有良好的体力和安静的环境,能学好才怪了。
这个说法可能比较反人性。给你说个体育的例子更合适。你想参加全运会的一万米长跑,于是你每天绕着村子跑十圈。等你真的参加全运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不沾边。可是你每天绕着村子跑十圈已经很累了,你怀疑这些大城市来的孩子,是不是每天跑二十圈,你没有入围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错了。运动员的培养,方法很重要,不是你每天跑步就行的。什么比赛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强度,需要什么样的肌肉群,需要什么样的身材,需要什么样的饮食,需要什么样的战术,甚至每天什么时间段训练什么时间段休息,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休息,都得坐下来认真研究。然而这些是没办法考勤奋取代的。
学习也是一样。吃得苦中苦,结果就是不仅吃了很多苦,还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
第二就是资源。
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费那么大劲从大省考出来,发现大城市来的孩子很多是保送来的。这种保送不是那种物理竞赛的保送,而是什么竖笛、书法、钢琴的保送生。不仅高考成绩不如你,本科阶段人家所有的课程还都开根号再乘10。
你不服都没办法。这些学生稍微努点力的,绩点都是3.8。不怎么努力的学渣,也都能轻松拿到学位。
我好歹也是省会来的,然而这种操作也是头一回听说。
其实还有很多,我带过高中生的翱翔计划,就是高中的业余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有的高中生能因此受到院士的指导。小县城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
现在这种差距是在拉大。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抓住机会了,猪也能起飞。没有机会的,只能等着进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