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买房,每个月租2、3千的房子不是挺好的吗?
13年我去深圳工作,当时我就和深圳的同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买房不如租房。
他们反驳我的理由是,房价会涨。
在深圳打工的人很现实的,他们不会跟你说什么哎呀买的才是自己的家之类的虚头巴脑的话,就是一句房价会涨。我当时觉得房价已经很高了,很难再涨了。
但是后面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深圳房价涨的很厉害,我租的房子住进去200多万,我19年离开深圳那个小区的时候,已经600多万了。
那段时间我在广州买的房子也涨了,所以我当时坚定不移的认为房价一定会涨,原本都做好了卖了广州的房子,然后拿出一部分钱做首付继续投资的规划。
原本一切计划特别完美,直到疫情打破了非常多的滤镜。
我是直到22年初才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的。
虽然三道红线是21年画的,但是21年坦白来说,是形势不明朗的一年,那一年的主要关键词是“银行放贷速度放慢”。
我记得我当时的那个房子,买家办理贷款的时候,中介告诉我现在银行堆了很多贷款上面都不批,一直在排队,我问为什么不批,中介告诉我有政策,在卡。
普通人是很贱的,有时候你越卡什么,他会觉得这玩意儿越火(否则你卡我做什么?)
所以当时就变成了,你越卡,越意味着房价还会涨。
而当时对21年某些时候的房价下降(尤其是年底,22年年初)就被解读为“这是未来几年的低点”,银行不可能一直卡着房贷不放,未来只要放开,房价立马疯涨。
(其实你今天在不引入后续信息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逻辑是正确的,这也意味着逻辑推演总是有漏洞的)。
直到22年清明节前,我都约好了广州的中介去看房,结果,就在22年清明节前的一周,3月28日左右,上海封城了。
我当时在上海,原本和对象连去广州的计划都商量好了。
结果一封城,整个上海停滞。
我开始没感觉,以为和北京当时差不多,封个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结果,一下子来回反复,各种幺蛾子,折腾到了6月多才放开。
就是这三个月,改变了我对房地产的看法。
因为那段时间,开始爆出了房子烂尾的消息。
我那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房子是可以烂尾的!
你注意,我说的不是房子会烂尾,而是说房子可以烂尾!
以前我和其他买房的人一样,以为房子即便烂尾了,我就不还银行钱了,并且我闹一闹,还会把我的本金还给我。
但是去年的事情我才知道,原来,你的房子烂尾了,你还得继续还贷款,如果你不还,你就违约了!
我想有相当比例的购房者和我一样,之前都不知道这些信息。
当时我就有些后怕,但是自我安慰说,广州是一线城市,不可能烂尾,只有像郑州,西安这种“不咋地”的城市才会烂尾(没有别的意思哈,纯粹是当时烂尾最多的报道就是西安和郑州)。
结果我对象告冷笑道,你说啥呢,还广州不会烂尾,北京都有烂尾房呢!
我说那你看我的房子开发的不挺好。
然后我网上搜了一下我的那个房子,得,我的那个项目也烂尾了。。。
当然不是我那一期,是我后面的第二期还是第三期,业主好像还举横幅了。
好像就是21年的事儿。
我连忙查了一下我所在的哪个小区的房价,果然,烂尾的事情是21年9月份爆出来的,这个小区二手房的房价是7 8月份就开始下降的(应该是没爆出来就有人闹了)。
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态是什么吗?
还升值?!
你买的房子能安全到你手上就不错啦!!!!
结果也不出我所料,2023年都快过完了,今年的主题仍旧是房地产,大家在烂尾房的问题和救房地产的问题之间左右横跳,我也看跳梁小丑一般看那些顾头不顾尾的专家们的发言。
咋说呢,人类社会任何时候都会有周期性问题出现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问题出现的时候,你能从这些人的应对中发现很多以前没发现的问题。
所以现在你跟我说,房价永远会涨,这事儿就有些。。。。
我不聊什么长期看人口之类的话题,我对房子的定位一直很清楚:他就是我的理财产品。
如果不能有相对好的预期涨价,我是不会买的。
我最近在青岛躺平,租了保利的新小区,房子特别好,100多平米,不到2000块钱。
大阳台,能看到海,楼下就是地铁。
这房子如果要买,150万左右。月供6000-7000.
房子有很多问题,比如太阳能漏液,比如内部墙好像有些渗水,导致墙皮脱落。
但你知道我的心态是什么么?
关我P事!
一来,反正房子有两年保修,出啥问题让物业来修就好了。
二来,两年之后如果房子出问题,咋了?我又不是房主,出了就出了。
我买过房,我知道房子的保修期也就2-5年(不同东西保修时间不一样)。
我也知道一个房子的最佳居住时间也就是10年以内,再往后走,就算保养的再好,小区里面的人,还有配置什么的,都会变化。
所以我的策略其实就是,我永远住这个房子最适合居住的那个年份。
作为一个男人,我虽然不能永远选择18 19岁年轻有力的对象,但我可以选择年轻好住的房子啊!
很多人算租售比其实特有意思,比如中国房子的租售比是500-700个月之类的,好像他们这个房子永远都是当前最好的状况,永远能租上这个价一样。
搞笑呢?
你25岁的时候,能要到50万的彩礼,你85岁了,还能要到50万的彩礼?85岁了要50万彩礼?当棺材本吗?
那就是个糊弄鬼的算法而已。国际接鬼的鬼。
有人会说房子抗通胀,没错,我当时买房子也是这个感受。
但你知道吗,当我卖房子的时候,我算了笔账,才知道所谓抗通胀,你的房价每年必须涨幅是你的利率+通胀率!
比如,你的利率是6%,你觉得通胀是6%,你的房子每年就得涨12%才不亏——而在今天,不跌你就阿弥陀佛了吧。。。
况且,今年还通缩了。。。
当然,我们的有关人员好像是吃北京烤鸭长大的一样,全身都散架了,嘴还特别硬,就是说没通缩。
那就没通缩吧。
无所谓了。
总之,我用自己实际的案例,而不是特别有逻辑的算法,就是想告诉你,我也曾经从不相信房价会涨,到后面房价涨了相信房价会永远涨,然后又到发现有烂尾,而且那么坑,在到今年房子各种问题之后有了太多反思,这种心态里有庆幸,也有后怕,更有对“我想要什么”更深刻的思考,这不是那些只会用公式和计算器的人能感受明白的东西。
纯粹的是居住的话,我其实觉得,如果有个一两百万,三四百万,租房子比买房子要舒服的多,至少我是这样——我喜欢青岛这个城市,我就多租两年,明年如果我更有钱了,我就组个150或者200的大平层,不用本金,只用利息。
当然,很多房子好像是不是还绑定着学位之类的?
那我不发表意见,毕竟我不是家长,反正家长这种生物,是当今社会为数不多的可以被压榨的团体了,就让他们买吧,不然我们经济怎么办?
其实作为我这样的人,我应该大力鼓吹买房最优论。
因为买房的人越多,他们贷款就越多,他们就得找租客租他们房子,这样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好房子可以租。
如果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租房子,没人买房子,那我租的房子也不会越来越好。
所以,我支持所有人买房,无脑买,掏空所有钱包买房。
租房特别不好,租房,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