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称「用电脑工作时间越长越会被 ChatGPT 取代,程序员是自己的掘墓人」,如何看待此言论?
这个问题显然是掌握了流量密码,来博眼球。看看出处,此言论的出处,来自王小川两段话的一个拼接,并没有特指程序员这一职业:
“简单来讲,坐在电脑前的工作大概率都会被取代,电脑面前坐的时间越长,这个工作就会变得越危险。例如平面设计,现在仅需输入几行指令就能够做到,要是出去采风、采点等跟别人交流的工作就会好很多。程序员也是自己的掘墓人,如果只会坐在电脑面前写代码,回头自己就会取代。”。
实际上,王小川的原话观点并不是很绝对。但问题既然这么问了,我们结合原话将题干拆开来看看:
1、首先看,“用电脑工作时间越长越会被 ChatGPT 取代”
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劳动力工作正在被自动化和数字化取代。对于一些重复性、机械性较强的工作,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确实能够提高效率和精确度,减轻了人力和物力资源耗费的问题。而用电脑工作时间越长的职业,大概率也意味着这种重复性、机械性也越强,例如客户服务、在线支持和简单的信息查询等任务,在这些任务中,ChatGPT也可以承担一些职能,并减少这些重复性任务的工作时间,也就意味着有一类人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同样,也包括王小川提到的平面设计任务,现在有很多设计软件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完成设计工作,减少了手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最近火出圈的9块9妙鸭相机,就深深让海马体等各种线下摄影店感到了深深的危机。还有百度的文心一格作画,都让这些平面设计师又爱又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与电脑相关的职业都会消失,王小川也用到了“大概率”这个词。在很多设计任务中,还需要具有创造力、有一定的审美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这些显然是电脑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他也提及了与人交流、采风、采点等工作,这些工作还具有独特的人际交往价值。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想法,而纯粹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可能会错过这些宝贵的机会,增大了他们被科技发展取代的可能性。同时,这些需要与人互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更加有趣和有挑战性,这对于ChatGPT来说显然也是更加困难的。
2、接下来,我们来看“程序员是自己的掘墓人”。
这个观点其实有一些小看程序员了。虽然一些重复性的、机械化的编码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但大部分的程序员都不是只会在电脑面前写代码,也就是说我们职业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任务执行。因为程序员的工作除了编码、测试、运行维护之外,也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编码前的准备阶段,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的任务,考验程序员的编程思维和编程经验,需要我们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专业知识。单纯的编码工作并不能保证任务的高效和完美完成。尽管ChatGPT的出现可能对某些职业带来挑战,但程序员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另外,我个人对GPT替代编程这件事一直持强烈的保留态度。简单的任务可能可以,比如现在国内大厂一直在show演示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但是复杂的工程任务,尤其是大型的软件,是不可能放心让GPT来生成的。它可能暂时给你带来简单的框架,但不同任务之间的衔接,软件后续的迭代升级,单独某个功能的精雕细琢,这些都是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旷日斗争中迭代完善的成果,怎么会简单几个提示词就完成呢?更严重点,你能保证,以后的GPT生成代码的时候,不会在里面留后门吗?我相信GPT会成为程序员最好的伙伴,但一定不会替代程序员的工作。
3、当然,如果脱离是否会被取代这个话题,程序员在技术开拓这个方面的确是自己的掘墓人。
程序员创造出来的创新技术和工具,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但同时也可能会使得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变得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来推动自己前进,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就会被后来者超越。从这个角度看,程序员既是技术的开创者,也是自己技术的克敌手。当然,不管是任何职业,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