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精原细胞发生完了有丝分裂再发生减数分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但是第一句却说不行,为什么?
不为什么,题目展示的截图里的叙述是 错误的。这本书的编者可能是太过疲惫,脑子想的是体细胞突变而手上整出来的是“有丝分裂”。精原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突变经常能遗传给后代。长期繁殖的小鼠品系在 30 代近交中积累了约 430 个突变,估计生殖细胞每代发生约 26.3 个突变,个体的生殖系细胞平均每次有丝分裂发生 0.68 个突变 [1]。在那之前,小鼠早期胚胎细胞的突变率估计可达 每次有丝分裂 1 次突变,个体的生殖系细胞…

化疗后白细胞低有危险吗?
作为一名经历过8次化疗的化疗优质康复者,下面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科普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会造成哪些影响。 一、直接影响:增加各种感染的概率。我们初中高中生物课学过,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当白细胞数值太低时,意味着体内没有足够的白细胞去灭杀入侵的细菌或病毒,进而引发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 举2个最常见的例子: 1,化疗期间很多人会出现口…

巨噬细胞极化机制图怎么看,怎么描述?
巨噬细胞相关的生信思路小云之前已经分享过不少,影响因子大多在5-8分的水平。如果想要冲10分+的话,肯定要下一点功夫了~ 除了补充验证实验,还可以拼分析思路的创新性! 小云今天要分享的文章,亮点非常多,简单总结如下: (1)所用数据量大丰富:基于近30个公共数据进行分析; (2)与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关联; (ps:临床意义永远是高分必杀技!)(3)基于巨噬细胞的不同极化状态(M0、M1、M2)进行分析; (4)单细胞数据…

要去读博了,哪里有培训细胞培养,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PCR等实验基础操作?
免疫学必备三件套:蛋白质免疫印迹(WB)、免疫组化(IH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应用于定性、定位和定量。 其中免疫组化实验,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在基础研究中可用于确定细胞内抗原,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在临床病理诊断方面,可用于判断肿瘤的来源、分类和鉴别诊断及评估临床治疗。 今天梳理下免疫组化(IHC)实验的分类、实验操作,以及应用实例的一些重点内容。萌新打好基础,老…